发烧了,这些处理方法不靠谱,赶快避雷

人体体温高于37.2摄氏度时 , 就是发烧了 。 遇到这种情况 , 我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退烧降温 , 但也有很多为人熟知的做法其实是不合理的 , 看看你有没有“掉坑”吧 。
发烧了,这些处理方法不靠谱,赶快避雷】捂汗式退烧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发烧时要盖上厚厚的被子 , 把汗捂出来就会好了 。 这种做法不能说完全是错的 , 但也不全对 , 因为不是什么情况下发烧都要捂着 。
发烧了,这些处理方法不靠谱,赶快避雷
文章图片
在发烧的早期 , 体温正在上升 , 患者往往会感觉全身发冷、手脚冰凉 。 这时应该多穿些衣物或是盖上被子来帮助保暖 , 以保持温暖舒适为主 , 也不需要刻意让患者出现大量的汗 。
随着体温稳定下来 , 患者就不再明显觉得冷了 。 等到开始退烧的时候 , 患者甚至还有可能觉得全身燥热 。 这时候如果还捂着 , 热量反而无法很好地从人体当中散出去 。 对于小宝宝来说 , 发烧盲目“捂汗”甚至可能引起捂热综合征 , 体温持续升高 , 可能造成全身多处器官受损 ,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总结起来也就是:冷了加衣(或被子) , 热了减衣 , 感觉舒服就行 。
用酒精给宝宝物理降温
用酒精棉球擦拭身体可以帮助退烧 , 这是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来降低体温 。 但是 , 这种方式坚决不能用在宝宝身上 。 这是因为 , 在擦拭的过程中一部分酒精会进入宝宝体内 , 婴幼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 很可能因此出现酒精中毒 。 酒精还很容易刺激到婴幼儿娇嫩的皮肤 , 引起不适 。 如果吃了头孢类消炎药 , 那么酒精还有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 危害健康 。
发烧了,这些处理方法不靠谱,赶快避雷
文章图片
发烧的时候不是一定要使用酒精擦身 , 可以通过温水擦身、冷毛巾敷额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
发烧就吃退烧药、消炎药
有些人一发现体温升高就吃退烧药 , 这是不正确的 。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体内的病原体“全面宣战”的信号 , 体温升高时免疫系统也更加活跃 , 可见生病时发烧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
考虑到持续高温也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 体温达到38.5摄氏度及以上时应该使用退烧药 。 如果是婴幼儿已经出现过高热惊厥 , 那么体温38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使用退烧药 。
常用退烧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 使用退烧药应该遵循说明书或者医生的药求 , 有些人用药以后没有退烧就自行加量 , 这是不可取的 。 退烧药不能过量使用 , 否则有可能会带来肝肾损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后果 。
还有的人遇到发烧就吃消炎药 , 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类药物等 , 这也是错误的 。 这些“消炎药”实际上是对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 , 但发烧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导致的 , 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环境温度过高等都能导致发烧 , 对于后面几种情况 , 乱吃消炎药不仅可能带来副作用 , 还有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 。
切记 ,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发烧了,这些处理方法不靠谱,赶快避雷
文章图片
发烧时正确的做法是:保持环境温度适宜 , 可以物理降温 , 适当多喝水 , 必要时应用退烧药物 ,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引起发烧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处理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