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0”:高血压日谈血压标准的变迁

“120/80”:高血压日谈血压标准的变迁
文章图片
“120/80”:高血压日谈血压标准的变迁
文章图片
今天(10月8日)是国内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 。 设立这样的“疾病日”旨在提高老百姓对某一疾病对大众健康危害的认识 。
血压常识ABC:
◢心脏收缩把血液从心脏泵到血管里时产生的压力叫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 , 心脏放松时血液对血管还保持的压力叫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
◢血管轻微堵塞 , 血压有点增高 , 进入高血压前期;
◢血管严重堵塞 , 形成高血压 。
“120/80”:高血压日谈血压标准的变迁
文章图片
高血压对身体危害极大 , 是中风 , 心脏病 , 心肾衰竭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
问题来了:什么是高血压?高和低的标准怎么定?为什么现在国内也开始提倡应该把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以下 , 舒张压80毫米汞柱以下(而不是过去的140/90)?
“120/80”:高血压日谈血压标准的变迁
文章图片
美国心脏协会血压新标准(单位:毫米汞柱 , 注意“和”与“或”之间的区别):
·正常:收缩压<120和舒张压<80
·偏高:收缩压=120-129和舒张压<80
·高血压前期 , 1期:收缩压=130-139或舒张压=80-89
·高血压 , 2期:收缩压=140-180或舒张压=90-120
·高血压危险(需要立即看医生) , 3期:收缩压>180或舒张压>120
回答为什么要用“120/80”的标准问题 , 还要回到几年前的2015年9月11日 。 在那天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旗下的美国心肺血研究所(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宣布叫停自2010年开始的SPRINT(SystolicBloodPressureInterventionTrial;收缩压干预研究) 。 该收缩压干预研究有9300多名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参加 , 原定于2017年结束 。
叫停这类干预研究通常有两种可能:
一是干预组的效果反而不如对照组 , 或干预组出现明显的干预副作用 。 10多年前被叫停的女性雌激素干预研究就属于这类情况 , 当时女性雌激素干预研究开始不到数年 , 科研人员就发现了用雌激素的干预组患乳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 。
二是干预组效果还未到期就已经看到了非常明显的结果 。 如果研究再继续进行下去 , 也不会再出现明显不同的结果 , 而早一点结束研究让公众知晓结果 , 则可以使更多的人马上受益 。
所幸的是 , 这一次SPRINT(收缩压干预研究)被叫停是属于后者 。 SPRINT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降低高血压标准是否能够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 。 之前美国的高血压标准也是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 , 如果收缩压介于120-140mmHg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 则属于“高血压前期” 。 按140/90的标准 , 当时美国成年人的高血压发病率为33% , 即:约7900万美国人患有高血压 , 而高血压前期人群则高达590万人 。
说起高血压的标准 , 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标准 , 并非没有争议 。 上世纪50年代降压药问世 , 让大家看到了降血压的好处 , 但具体要降多少 , 其实医生心里也没有底 。 以收缩压为例 , 很长时间人们的认为是:正常的收缩压应该是100+年龄 ,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变硬 , 血压只有增高才能把足够的血打到头部以保证脑的供血 。 舒张压因此一直是确定是否为高血压的主要标准 。
“120/80”:高血压日谈血压标准的变迁
文章图片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好像是一座城市的交通系统 , 不断地把氧气和营养运进来 , 把废物排出去 。
1967年的一项研究确定了降压的好处 , 即心脏病和中风发生率下降 。 但第一个收缩压的标准的研究直到1991年才发表 , 虽然在流行病的研究中 , 一般都以收缩压120mmHg来作为是否为高血压的分界线 , 但实践中的标准划分却是众说纷纭 。 例如 , 美国心脏协会对60岁以上人群收缩压的高血压标准是140mmHg或更高 , 而在2013年12月份 ,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为这一人群所定的标准竟然是150mmHg , 结果标准一出 , 马上受到抨击 , 就连标准委员会内部也未能达成一致 , 12名制定标准委员中 , 竟有5人公开反对 , 认为标准定得太宽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