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活得久?耶鲁大学:没错!关键在于少吃14%,降低特殊蛋白

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人以食为养 。 饮食失宜 , 或以害身命 。 ”
在膳食上下功夫 , 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常见的养生方式 。
此前 , 美科学家在学术期刊CELL发表的实验结论显示 , 一天只吃一顿拉长28%存活期 , 但是这项科研结果却饱受争议 。
一天一顿?别说续命了 , 搞不好先饿死 。 更何况这项实验对象还是鼠类和灵长类动物 , 与人类生理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 。
为此 , 耶鲁大学展开首个人类对照实验 , 以探求热量限制(少吃)在人类身上的可能性 , 并发现一种关键蛋白与延寿相关 , 实验结果发表于CELL子刊Immunity上 。
吃得少活得久?耶鲁大学:没错!关键在于少吃14%,降低特殊蛋白
文章图片
01.首例人类对照实验 , 一天少吃14%会发生什么?
在开展这项试验之前 , 耶鲁大学研究者整合研究了长达2年的大型热量限制数据:在自由生活条件下 , 一天少吃14%属于人类身体可接受范围 。
以正常成人为例 , 一天需要摄入1500-2000大卡 , 而“少吃14%”约252大卡 , 仅仅相当于一碗米饭 , 或是一个馒头、50g薯片、一只冰激凌等 。 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
吃得少活得久?耶鲁大学:没错!关键在于少吃14%,降低特殊蛋白
文章图片
确定好数值 , 实验团队开始进一步评估 。 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两年内每日减少14%能量摄入 , 对照组正常饮食 。 2年后提取受试者皮下脂肪组织 , 分析其内在基因变化 。
数据显示 , 试验组体质、C反应蛋白、整合蛋白等都出现明显降低 , 关键蛋白“SPARC”大幅下降 , 相当于人体整体健康寿命得到延长 , 指标呈现年轻化 。
吃得少活得久?耶鲁大学:没错!关键在于少吃14%,降低特殊蛋白】为增强实验论证 , 研究人员再度进行试验 , 在降低(相当于人类60岁)老龄小鼠体内SPARC蛋白后 , 其握力得到提升 , 并且能够在旋转杆上奔跑 , 虚弱程度显著降低 。
可见 , 热量限制关键在于降低SPARC蛋白 。
吃得少活得久?耶鲁大学:没错!关键在于少吃14%,降低特殊蛋白
文章图片
02.科学家轻断食20多年 , “少吃”成常态
热量限制在饮食上根本不算什么秘招 , 关于它的研究已有几十余载 。 诸如不老男神古天乐、球星詹姆斯、Twitter前CEO杰克多西等不少名人富豪都声称是热量限制的拥趸者 。
就连53岁的哈佛生物学家大卫辛克莱 , 也坚持限制热量20余年 , 并搭配“益生好”核心分子作为日常膳食剂 , 自称通过基因检测 , 其生理年龄仅35.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