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我母亲连名字都没有,如果人人都是教授,这社会就垮台!

季羡林:我母亲连名字都没有,如果人人都是教授,这社会就垮台!
文章图片
伟人从不是挺立高山的巨松 , 更不是屈神斗室的盆景 , 他们是辽阔山河上的一株小草——为壮丽的山河添上嫣然一笑 。 他们不是都市激越的乐章 , 也不乡野休闲的短笛 , 而是茫茫大漠中的一串驼铃 , 为勇敢的跋涉者解除疑惑 。 人人都成为伟人 , 人人都想要功成名就 , 但是真正的伟人 , 从不在意浮云虚名 , 他们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追求拼搏 , 例如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 。
天赐才华
季羡林:我母亲连名字都没有,如果人人都是教授,这社会就垮台!】1911年 , 季羡林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农民家庭 , 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 , 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过于贫困 , 父母都是农人 , 以家中种植粮食为生 。 虽然家庭条件一般 , 但是季羡林却非常有学习天赋 , 还很小的时候 , 他就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 探知欲也非常的老人震惊 。 家境虽然普通 , 但是父母还是希望季羡林能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 因此在季羡林很小时 , 父母就着手送他去跟当地识字的老师读书 。
季羡林年纪虽小 , 但是求知欲却非常强烈 , 他头脑灵活 , 勤勉刻苦 , 好学且孜孜不倦 。 六岁前他跟着老师识字 , 小小年纪就对文字十分感兴趣 , 在小季羡林的眼中 , 中华文字就好像一个个神秘的富豪 , 把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因此他在小小年纪 , 就认识了不少汉字 。
季羡林:我母亲连名字都没有,如果人人都是教授,这社会就垮台!
文章图片
1917年 , 时局变动 , 为了更好的求学 , 父母将季羡林送到济南去投奔叔父 , 叔父很是关照这个远道而来的侄儿 , 对季羡林的学业亲自上心 , 将他送入私塾读书 , 在私塾念书的日子里 , 季羡林更加刻苦认真 , 很快学习了《千字文》、《百家姓》等课文 , 后来又跟随老师通读了《四书》 。 1926年 , 季羡林初中毕业 , 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继续自己的课业 , 他深知光有中国文化已经不适宜于当下的时代 , 于是开始自发学习德语 , 在这段日子里 , 季羡林的学识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造 。
爱国之魂
1928年 , 、战争打响了第一枪 , 敌军入侵济南后 , 季羡林不得不因为避乱而辍学一年 , 在这期间 , 季羡林亲眼目睹了敌军的暴行——烧杀掠夺 , 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 曾经安静祥和的济南一夜之间沦为炼狱 , 作为爱国青年 , 季羡林无法忍受敌军残暴无道的行为 , 在辍学期间 , 他拿起笔来 , 写下了洋洋洒洒几十篇文章 , 痛斥敌军暴行 , 其中的《文明人的公理》、《观剧》也曾经在报上发表 。
1929年 , 济南情况稍微得到好转 , 季羡林立刻复学 , 1930年 , 他着手开始自己的翻译工作 , 翻译了许多经典作品 , 其中主要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屠格涅夫的散文 , 如《老妇》、《世界末日》、《老人》等 , 他翻译的文字 , 通俗易懂却又不失言辞优美 , 语句动人 , 字字扎在爱国青年们的心上 , 激起了许多有志之士的热情 。
季羡林:我母亲连名字都没有,如果人人都是教授,这社会就垮台!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