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丨陈赞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AZOR X 机器人辅助精准置钉

科室新闻丨陈赞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AZOR X 机器人辅助精准置钉
文章图片
近日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陈赞教授团队在国内首次使用MAZORX机器人完成了颅底凹陷合并枢椎脱位患者的精准置钉 , 在全球或许也是初次尝试 。
颈椎疾病中 , 有一种能造成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复杂上颈椎疾患——
寰枢椎脱位
它的病因多样 , 其中先天性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在神经外科常见 , 往往需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及固定 。 但 , 该类疾病患者由于颈椎发育畸形 , 椎弓根常常狭窄 , 给手术置钉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 , 也往往伴随极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 。 其中 , 最具灾难性的就是椎动脉损伤 , 可引发脑干梗死 , 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
造成椎动脉损伤的重要原因——椎弓根螺钉的误置 , 即使医生拥有足够优秀的徒手置钉技术 , 也无法保证置钉的绝对精准 。 近年来 , 随着机械工业、导航及人工智能的发展 , 智能化、精准化、可视化的脊柱手术机器人已经问世 , 可实现置钉的全程可视化操作 , 使手术过程纤毫毕现 , 让原本高风险的手术变得举重若轻 , 游刃有余 。
NEWS
近日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陈赞教授团队使用MazorX手术机器人完成了颅底凹陷合并枢椎脱位患者的精准置钉 。
该病例是一例合并颅底凹陷、寰椎枕化、C2-3分节不全的复杂寰枢椎脱位患者 , 齿状突向后上方脱位 , 严重压迫脊髓 , 致椎管容积极度狭窄 , 患者面临瘫痪的风险 。
科室新闻丨陈赞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AZOR X 机器人辅助精准置钉
文章图片
而对于该患者 , 手术治疗是唯一的选择 。 通过寰枢关节间的松解使齿状突向前下方复位 , 然后使用内固定系统维持复位的稳定 , 最终实现植骨融合 , 是手术的关键 。
然而 , 通过仔细阅片发现 , 患者的椎动脉存在明显的走行变异 , 导致C2椎弓根明显狭窄 , 传统徒手C2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式 , 极为可能导致椎动脉损伤 , 使患者面临巨大风险 。 因此 , 为保证术中置钉的精准、安全 , 经过术前团队充分的讨论 , 决定使用目前最先进的MazorX手术机器人辅助螺钉置入 。
科室新闻丨陈赞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AZOR X 机器人辅助精准置钉
文章图片
科室新闻丨陈赞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AZOR X 机器人辅助精准置钉
文章图片
科室新闻丨陈赞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MAZOR X 机器人辅助精准置钉】术中 , 陈赞教授在使用自主研发的寰枢椎复位工具将寰枢关节脱位进行彻底松解和复位 , 并植入双侧关节间融合器后 , 通过术中O型臂扫描实时获取患者寰枢椎复位后的断层影像数据 , 并自动完成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