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表面上已经被曹爽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 , 正在密谋一场一触即发的政变 。 此时自以为大权在握的曹爽 , 却随同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 , 却不想司马懿趁城中空虚 , 仅用三千死士就夺走了曹魏家族历经三代 , 数十年经营起来的江山 。
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文章图片
有人认为 , 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的成功 , 存在侥幸的因素 。 假如曹爽听从当时有“智囊”之称的桓范良言相劝 , 利用天子在自己手中的优势 , 号召其他曹魏宗室勒兵勤王 , 则胜负之势 , 犹未可知 。 其实 , 不要说曹爽没有反抗的气度和胆略 , 就算他想殊死一搏 , 也不可能成功 。 总体来说 , 司马懿政变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对手太差
司马懿的长寿 , 的确让他占尽了优势 , 当前期那些灿若晨星的英雄人物纷纷离开历史的舞台 , 他却能生机无限地活着 , 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 , 完成了意见令众人意想不到、在他自己却是蓄谋已久的政变 , 轻而易举就窃取了曹魏的最高权力 。 然而 , 只是长寿这一点 , 如果没有一群实力实在不值一提的对手 , 司马懿的夺权之路 , 也不会如此顺利 。
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文章图片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 我们一般认为曹爽是一个没有主见的草包型人物 , 其实也不尽然 。 曹爽凭借自己的宗室身份 , 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常常出入宫廷 , 得到曹睿的信任和宠幸 , 在曹睿病重时与司马懿同受托孤重任 。 后来 , 自以为掌握了朝政大权的曹爽逐渐有了不臣之心 , 不把小皇帝曹芳和太后放在眼里 , 他的所作所为给了司马懿除掉他的口实 。
因为曹爽的飞扬跋扈 , 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 , 反倒得到了太后的支持 。 当然 , 我们也不能排除太后知道自己和小皇帝孤儿寡母 , 即使反对也没有用 , 而且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
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文章图片
和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 , 司马懿手中持有当朝太后的令牌 , 曹爽和曹魏宗室即使敢于公开反对司马懿 , 也会被视为反抗太后和天子 , 所以那些不明真相的、本来拥护天子和太后的人都站在司马懿一边 。 曹爽是当时曹魏宗族中势力最强的人 , 一旦他决定不抵抗 , 其他人几乎没有能力和司马懿对抗 。
曹操建立自己的政权多有赖于本家(包括夏侯家)宗亲们的相助 , 在曹丕即位之初 , 曹氏宗族的势力仍然很大 , 大到让曹丕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都感到自己的皇权受到威胁 。 为了使自己羽翼丰满 , 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 , 曹丕开始倚重当时占有绝对优势的世家大族子弟 , 借力打力初步削弱了曹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 。
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文章图片
曹丕的这一举措看似高明 , 实则严重失算 。 可以说 , 由他建立的大魏 , 已经不是曹操心中那个“唯才是举”的大魏政权 , 正是曹丕亲手留下了后患 , 给了司马懿夺取最高权力的方便 。 但是 , 曹丕这样做也是因为局势所迫 , 不得已而为之 。
充足的铺垫
比起既没有远见也没有能力的对手 , 司马家族为了他们的功名大业做了长时间且十分充分的准备 。 也许从公元234年起(曹魏青龙二年) , 也许在更早的时候 , 司马家族已经开始秘密豢养死士 , 并且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 , 让这些白衣死士潜藏在民间 , 一旦起事 , 这些人就会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 让人措手不及 。 但是 , 即便隐藏的再周密 , 也会有露出破绽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