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颗牙要花16万元,种牙补牙为何这么贵?( 三 )


游志雄带领团队反反复复千次试验 , 最终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生物级氧化锆材料——结实、美观、耐用、安全 。 在游志雄眼中 , 他们制造的氧化锆牙材料不仅强度高 , 做出来的牙齿呈现半透明的通透感 , 还有玉的温润 。
当时国内市场上用的氧化锆主要是日本东巢公司提供给中国市场 , 每吨价格300万元人民币 。 而游志雄直接将自己的拓柏仕(TOPUX)生物级氧化锆售价定在每吨30万元 。 “理论上可以为国人提供价廉物美的义牙产品 。 ”
在以游志雄为代表的国内牙材料厂商的努力下 , 从日本进口的牙材料现在也降至每吨60万元人民币 , 而国产氧化锆材料占到国内市场八成 。 今年52岁的游志雄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 , 他希望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至每吨10万元 , 进一步让利于消费者 。
游志雄介绍 , 在彩粉(氧化锆粉末)的研发上 , 由已有的48种颜色向51种颜色拓展 , 可以比肩同类进口产品 。 “彩粉颜色越丰富 , 义齿愈逼真 。 ”
游志雄透露 , 因为产品质量过硬价格便宜 , 团队研发的材料已打开了国际市场 , 现在每年生物级氧化锆产量的30%出口到韩国和俄罗斯 。
采访人员在位于光谷的武汉联袂复兴义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 , 里面摆满了各种3D打印机打印制作的个性化义齿 。
生产一颗义齿有两种方式 , 一是3D打印 , 一种是传统印模 , 两种方式最终都要通过手工打磨堆磁完成 , 确保义齿的光洁度和颜色 。
一颗订制牙冠需要十多个工序 , 5天才能出厂 。 在口腔技师手中 , 每颗牙的订制需要半小时 。 流程上 , 先从患者口腔倒模下来的牙床上给出牙齿位置形状 , 然后再开始做牙冠 。
在口腔技师舒冬雪看来 , 没有完全一样的牙齿 , 乍一看一样 , 但是齿沟、牙缘却不同 , 需要一点点打磨 , 将牙模以最佳形态安置在牙床上 , 然后再依据牙模制作牙冠 。
每当牙科医生反馈患者的意见是“非常逼真”时 , 舒冬雪就会感到有成就感 。 “每颗牙齿都有个人的审美在里面 , 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 形态决定功能 , 功能体现形态 , 义齿的形态和颜色体现的就是我的技术 。 ”舒冬雪说 。
9颗牙要花16万元,种牙补牙为何这么贵?
文章图片
口腔技师舒冬雪依据订单手工打磨堆磁义齿 。 采访人员杨佳峰摄
武汉联袂复兴义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彪认为:“用于做牙冠的材料氧化锆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 进口和国产的质量差不多 。 ”
熊彪介绍 , 近几年 , 国内牙科进步迅速 , 数字化、智能化大量用在生产领域 , 如3D打印牙冠 , 让义牙更美观更耐用更舒适 。 一颗牙齿缺失 , 补牙时与周边牙齿的颜色接近才是最好的 , 单纯白牙不是补牙追求的主要目标 , 所以堆磁很重要 , 而不是进口材料本身 。
熊彪告诉采访人员 , 近几年 , 包括种植体在内的国内品牌崛起 , 进口材料占比逐步下降 , 但是进口品牌还是贵一些 。 同样一颗义齿 , 氧化锆材料进口比国产要贵1000元左右 。 硬要说差异 , 外观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
“更应该问的是种补牙技术如何 , 而不是牙材料是否进口 。 ”罗鹏介绍 , 再小的种植牙也是订制 , 不可能批量种植 , 尤其是牙冠、种植体 , 涉及颜色和咬合 , 都是靠订制 , 利润在行业中最高 , 但技术往往看不到 。 在西方 , 牙科医生和口腔技师可以平分一颗种植牙的利润 。
专家提醒别让小牙病拖成大牙病
9颗牙要花16万元,种牙补牙为何这么贵?
文章图片
一名患者正在某牙科诊所做种植牙前期检查 。 采访人员杨佳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