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汉风灵秀地 水清村美宜居乡( 三 )


关口前移 , 保证垃圾分类工作从源头抓起 , 环环紧扣 , 方可破解“运行不畅”的问题 。 在沛县 , 农户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初分”;分拣员分类收集垃圾时再进行“细分” , 并引导农户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自行单独存放;垃圾送到终端设施后 , 管理员再进行“筛分” 。 通过“三分” , 农村垃圾分类纯度更高、效果更好 。
有了“三分”的基础保障 , 定员分拣、督导;定点投放、收集;定时运输、处置的“三定”和全过程监管、全区域覆盖、全链条处置的“三全” , 垃圾分类可以更有效地操作 。
由镇政府和保洁公司共同组建“三员”队伍 , 即在垃圾分类村由镇政府配备督导员 , 原则上按照1个行政村的标准配备1名督导员 , 并发放至少2000元的工资 , 主要负责监督指导;分拣员和管理员由保洁公司按照村级实际情况配备 , 并打卡发放工资 , 分别是800元、1500元 , 分拣员负责上门分类收集 , 管理员负责设施管理和运行 。 目前 , 全县共配备垃圾分拣员3435名、督导员365名、管理员180名 。
根据村庄规模及居住密度 , 每个自然村选取2-4处固定集中收集点 , 每个收集点均设有公示牌 , 公示收集时间段及收集区域的户主姓名 , 推行“定点定时”投放 。 目前 , 共设置固定垃圾分类中转房和五网协同运行中心223处 ,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归集点368处 。
按照“不同垃圾、不同车辆、不同去向”的原则 , 配置分类收运和治理车辆1581辆 , 实行定时运输、规范处置 。 厨余垃圾就地就近送至阳光堆肥房或厌氧发酵池设施进行处置 , 有害垃圾送至暂存点和归集点 , 可回收物由村民自行变卖 , 其他垃圾送入焚烧发电厂无害化处置 。 通过收运网络的科学调度 , 有效保障分类垃圾规范收运 。
沛县城管局负责对各镇(场、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全程监管考核 , 依托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 , 安装117处视频监控器 , 通过视频监控器和日报表的方式 , 每日实时查看处置设施运行情况 。 据统计 , 沛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8个镇(场、街道)、368个行政村 , 开展垃圾分类的镇、行政村比例均达到100% 。
分类处理 , 资源利用
沛县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点是以有机(易腐)生活垃圾为主 , 包括居民厨房的剩菜、剩饭、果皮、菜叶及部分农业废弃物等 , 且沛县城乡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呈现春、夏季较多 , 秋、冬季相对较少的特征(沛县农村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约100克 , 夏季约200克) 。 经科学计算 , 全县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成分占比分别为20%-30%、50%、15%-19.5%及0.5%以下 。
厨余垃圾处置方面 ,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 沛县确定了3种生活垃圾处置工艺 , 分别是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干式厌氧发酵 。
所谓好氧发酵就是利用阳光堆肥房将易腐烂垃圾就地处理 , 经过不断实践与改进 , 如今阳光堆肥房已经升级到第三代 , 配备了提升机(液压传动装置、投料斗)、粉碎机等设施提高投料效率 , 同时安装了渗滤液收集池和渗滤液回喷装置 , 增加有机肥包装环节 , 实现有机肥袋装化 。 升级后的阳光堆肥房更加清洁卫生 , 辐射范围更广 , 资源化利用率更高 。
在沛县大屯街道郝尧村阳光堆肥房 , 每月处理厨余垃圾约30吨 , 可以产生有机肥18吨左右 。 这些有机肥70%由周边花木基地、果园的农民免费运走 , 用作改良土壤的底肥;30%经脱水、干燥、制粒 , 生产出家庭种花用的颗粒肥料 。
大屯街道大王庄村的阳光堆肥房可辐射大王庄、花园、魏营、秦岗4个行政村 , 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 。 据统计 , 每天村内分拣员收集厨余垃圾1吨左右 , 全年近300吨的生活垃圾无需焚烧或填埋 , 有效降低了生活垃圾外运处理量 。 不仅如此 , 大王庄村还创新探索利用堆肥产物大棚养殖蚯蚓 , 400平方米的面积养殖了800公斤优质蚯蚓 , 引得饲料加工厂争相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