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汉风灵秀地 水清村美宜居乡( 四 )


以行政村为单位 , 在村内建设地下中型厌氧发酵池设施 , 每处由两座各50立方米的发酵池组成 , 地上建有约90平方米对应的操作间和管理房 。 采用地下湿式双池循环厌氧发酵技术 , 管理员将厨余垃圾经粉碎机粉碎后直接进入厌氧发酵池 , 完成发酵后 , 产生物资源化利用 。
沛县五段镇许口村厌氧发酵池每月处理厨余垃圾15吨 , 每天产生沼气10立方米 , 每月产生沼渣0.81吨 , 沼液9吨 。 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 直接输送给周边农户免费使用 , 并为其免费配备沼气净化调压器、家用沼气灶;沼渣是有机物质发酵后剩余的固形物质 , 富含有机质、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和有益微生物 , 是优质农作物生产基肥 , 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 还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养鱼和养蚯蚓等;沼液中含有氨基酸、赤霉素、维生素、生长素以及抗生素等 , 可用于浸种提早发芽、施叶面肥、配方滴灌和饲料添加等 。
国内首套机械式村镇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装置就坐落在沛县大屯街道 , 这套装置每天可以处理1吨易腐垃圾 , 20天为一个生产循环周期 , 产生的沼渣、沼液、沼气实现资源化利用 , 小规模易腐垃圾机械化厌氧消化及产物全量有效利用在国内尚属首例 。
依托各镇(场、街道)可回收物及大件垃圾分拣中心 , 分选机、打包机、分割机、叉车等设施设备轮番上场 , 实现可回收物(大件垃圾)集中分选、打包、存储、转运等 , 有效促进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其他垃圾由日处理能力8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害垃圾则由具有资质的企业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
全员参与 , 成效显著
“政府积极引导 , 社会广泛参与 , 镇街抓好落实 , 百姓成为主角” , 这是沛县逐步构建起的治理格局 。 要想高效实现垃圾的分类治理 , 就需要各部门协作配合、系统推动、标准规范、持之以恒 。
将垃圾分类的战线前移 , 让人人参与其中 , 不仅是义务 , 更是责任 。 农村留守老人需要关怀 , 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 , 但这些方式不仅能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新事物 , 而且更有参与感和满足感 。 将关爱与温暖直接传递到老百姓身边 , 也是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 。
天气逐渐凉爽 , 不少老人在斗虎店村五网协同运行中心下棋聊天 。 在这里 , 老人们不仅可以谈天说地、休闲娱乐 , 而且可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困难 。 免费代办火车票、免费代充话费、免费代收快递、免费代办预约挂号、临时医疗救助……有需要到中心 , 已经成为当地很多老人的共识 。
垃圾分类涉及诸多环节 , 混装混运时有发生 , 沛县依托“三定”工作法 , 突出源头整治 , 构建全程分拣体系 , “运行不畅”的问题得以顺利破解 。 垃圾分类也是一项长久工程 , 沛县加强规范管理 , 做细做实各项环节工作 , 前端确保精准投放、中端杜绝混收混运、末端促进资源利用 , 有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
根据农村生活垃圾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处理办法 , 沛县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精准处置、全域覆盖 。 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3-4个行政村、覆盖1万人”的原则 , 依托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干式厌氧发酵等3种处置方法 , 厨余垃圾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处置 。 目前已建设用于好氧发酵的阳光堆肥房39处、厌氧发酵池77处、干式厌氧发酵装备1处 。
农村公厕粪污、畜禽粪便等有机废料处置实现了生态闭环 , 沛县有机废弃物利用中心构建“有机废弃物-集中收集处理-能源-有机肥-生态种植”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 集中处置1556座农村公厕粪污 , 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 ,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