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家门口有支护“未”队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
村民家门口有支护“未”队
文章图片
高密市检察院检察官在乡村未检学堂普法 。
村民家门口有支护“未”队
文章图片
高密市检察院检察官推出面向乡村未成年人的“沉浸式”法治教育 。
村民家门口有支护“未”队
文章图片
今年4月 , 高密市检察院检察官联合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未保员在小明家实地走访 。
为破解村域未成年人保护力量相对薄弱等难题 , 高密市检察院选聘村级未成年人保护专员 , 履行本村未成年人信息动态采集、问题线索报告、补齐监护短板等职责 。
“我将带着满满的爱心 , 继续竭尽所能关怀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 守护他们奔向美好未来!”近日 , 在山东省高密市检察院与该市民政局共同举办的“最美守护个人”颁奖仪式上 , 获此殊荣的未成年人保护专员(下称未保员)王文霞动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 如今 , 在山东高密 , 像王文霞一样 , 遍布各村、在群众“家门口”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未保员多达915人 。
2021年5月 , 为破解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村域未成年人保护力量相对薄弱等难题 , 高密市检察院选聘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热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善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村妇联主席、儿童主任等担任村级未成年人保护专员 , 履行本村未成年人信息动态采集、问题线索报告、补齐监护短板、参与观护帮教、协助社会调查、化解矛盾纠纷、关爱特殊群体、法治宣传教育等职责 , 汇聚成一股“家门口”的专门保护力量 。
线索早发现
沟通“零距离”
“未保员遍布各村 , 凡是村里与未成年人有关的事都逃不过他们的慧眼 , 这对于破解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线索发现难问题太有效了 。 ”谈起未保员的工作 , 高密市检察院检察长纪兵深有感触 。
今年3月初 , 未保员徐爱华在走访中发现 , 15岁的失学少年小明独自在家、无人看管 , 便将线索报告给了高密市检察院 。 经调查 , 小明的母亲多年前离家出走 , 父亲又因犯罪入狱服刑 , 小明的生活陷入困境 。 该院迅速将情况通报市民政局 , 并联合市教育和体育局、公安局展开联合救助 , 协调有关部门为小明出具证明 , 办理身份证、银行卡 , 申领低保金 。 由于赶上疫情防控需居家学习 , 徐爱华自告奋勇照料小明的日常生活 , 配合学校老师鼓励小明打消顾虑、心无旁骛地备战中考 , 用真情关爱弥补其监护的缺失 。 其间 , 徐爱华每天借助检察院、民政局、教体局、学校等单位共同建立的“用爱播种”微信群 , 通报小明的学习、生活状况 , 一直持续到小明的伯父被指定为临时监护人 。
今年7月 , 小明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 他第一时间给检察官打来电话 , 分享自己的喜悦 。 考虑到小明家庭经济困难 , 开学前 , 高密市检察院又联合该市民政局为他送去了助学金 。
据悉 , 上岗后的未保员对本村所有未成年人信息登记造册并动态摸排更新 , 发现线索后第一时间上报 , 目前已提报15条有价值的线索 。 同时 , 该院还与民政、公安、妇联等部门建立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通报会商、线索移交、帮扶救助协作等机制 ,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 有力提升了未成年人保护水平 。
甘当“和事佬”
涵养好家教
未保员对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较为了解 , 长期与村民沟通交流 , 是其当好“和事佬”、助推矛盾化解、促进未成年人家庭和谐的一大优势 。
今年5月 , 在高密市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小亮故意伤害案过程中 , 小亮所在村的未保员孙爱梅主动配合检察机关补充开展社会调查 , 全面摸清了因父母管教不力导致小亮性格出现问题 , 以及亲子关系紧张、一家人不同意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