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前,先要明白五件事!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吃月饼前,先要明白五件事!
文章图片
市面上出现各种“健康”月饼 , 哪种才真正健康?图/视觉中国
□薛庆鑫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 又迎来中秋佳节 。 无论好不好这一口 , 到了中秋 , 家家户户总要备上一些月饼 , 招待亲友 , 或是一家人在一起和美地品尝 。 不过 , 选购月饼可不轻松 , 市面上品种越来越繁多的月饼 , 搞得人有点“晕头转向” , 特别是对于减肥人群和患糖尿病的朋友们 , 总是在“吃”与“不吃”之间犹豫不决 。
如何健康地吃月饼?记住这五件事 , 就能买得放心 , 吃得安心 。
如何挑选健康月饼?
——学会辨认热量、糖分和钠含量
月饼好吃 , 但不是人人吃得下 , 为啥?很多朋友心里都会有一根弦:“月饼热量太高了 , 吃了会胖 。 ”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 。
买月饼的时候 , 大家关心最多的莫过于三件事:热量高不高?糖含量高不高?吃起来咸不咸?
要想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 只需要在购买月饼的时候看看营养成分表即可 。
大多数的月饼热量在400kcal左右 , 有的还会更高一些 。 所以如果对热量摄入有要求的朋友 , 推荐大家购买热量低于400kcal的 。 需要注意 , 营养成分表上的热量单位普遍为KJ(千焦) , 用这个数据再除以4.184 , 就能得到我们常说的kcal(千卡)值了 。
月饼的具体糖含量并不是很好判断 。 因为大部分月饼都不会把具体的糖含量直接写在营养成分表里 。 不过 , 我们可以通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来粗略判断:一般来说 , 每100克的月饼中 , 碳水含量越高的 , 可能糖含量也就越高 。 当然 , 也会有一些低糖月饼 , 为了让大家看到它“低糖”的优势 , 会将糖含量直接标注在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下方 , 让我们一目了然 。
至于吃起来咸不咸 , 那就要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了 。 这个数值越高 , 代表这款月饼的含盐量就越高 , 吃起来就会越咸 。
总结为一句话:买月饼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些相对低热量、低糖 , 且钠含量更少的月饼 。
除了多数人关心的这三点之外 , 买月饼的时候 , 大家最好尽量选择配料简单且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款式 。 过多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如果配料表中出现了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奶精、麦淇淋等字眼 , 就都意味着含有反式脂肪酸 。
“纯手工月饼”更健康?
——没保障 , 风险高
最近几年 , “纯手工月饼”开始流行起来 。 很多消费者会觉得 , 这种非流水线量产出来的月饼原料更精细 , “纯手工”几个字的细心加持 , 给人一种既健康又贴心的印象 , 莫名有种“高大上”的味道 , 觉得买来送人是不错的选择 。
但是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这种“纯手工”月饼没有经过正规的卫生检验 , 并且保质期普遍较短 , 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 , 所以并不推荐选购 。
但如果是在家和家人一起做手工月饼 , 那还是可以的 。 这种做法不仅能搭配自己喜欢的馅料 , 还能增加家庭乐趣 , 促进感情和谐 。 只是需要同时注意操作卫生以及做好之后及时吃完 , 要避免变质 。
无糖月饼可以放心吃?
——小心被“幌子”骗了
在无糖食品专区 , 我们会看到一些包装上写着“无蔗糖”的月饼 。 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健康食品 , 可以买回家送给亲朋好友 ,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 。 然而 , 购买这类月饼还真的需要有所警惕 , 尽管包装上写着“无蔗糖” , 但仔细看看配料表 , 却可能会发现里面含有麦芽糖、白砂糖等字样 , 这就不是真正的“无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