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数据
(ID:datagoo)
在养乐多数十年如一日的推广之下 , 益生菌和肠胃健康紧密捆绑 。 如今这个成分不仅没有过时 , 反而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更多层面 。
有数据显示 , 过去10多年来乳制品是益生菌最大的载体 , 78%的益生菌主要应用于乳制品 。 如今月饼、坚果里有它 , 牙膏里面有它 , 护肤品里面也开始添加它 , 益生菌本身也直接变成了和维生素、鱼油一样的人体补充剂 , 跻身为当下最火爆的保健品之一 , 功能从体重管理、提升免疫力蔓延到护肤美容、女性健康 , 甚至能够改善情绪、改善认知和记忆力 。
在“万物皆可益生菌”的背景下 , 天猫健康数据显示 , 益生菌品类成为天猫上的高增长垂直赛道 , 近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0% 。 2022年6月 , 益生菌在天猫平台的日均搜索量同比增长了6成 。 在小红书上 , 关于益生菌的笔记已经超过113万篇 。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文章图片
但和以往每一个与健康相关又红成“万物添加剂”的产品一样 , 火爆之后第一个要面对问题就是:它是智商税吗?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文章图片
益生菌产业链上游国内厂商市占率低 , 下游开始卷起来了
不少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孩喝的养乐多”阶段 , 实际上它的背后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益生菌产业 。
益生菌并不是一种细菌 , 而是一类细菌 。 2001年 , 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明确定义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 , 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 。 ”我们熟悉的养乐多里面的乳酸菌 , 是最主要的益生菌种类 。 单单乳酸菌就包括乳杆菌、片球菌、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18个属 , 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和口腔中 , 能维持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 。
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益生菌产品多达数百种 , 可以分为药品类、保健品类和食品类 。 其中属于药物的很少 , 并且主要在特定的医药渠道流通 , 大部分都跟肠道菌群治疗有关 , 比如妈咪爱、整肠生等产品 。 绝大多数益生菌产品也是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都属于保健品类和食品类 。
欧睿数据显示 ,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第二大消费市场 。 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 , 2020年 , 国内益生菌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879.8亿元 。 平安证券研究所数据估计 , 2022年国内益生菌产品将达到千亿元 。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文章图片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 , 各大跨国巨头纷纷争相涌入、提前布局 , 国产商家也加入其中 。
益生菌产业链核心为上游的益生菌的原料菌粉 。 但是由于我国的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 , 而且一株成熟的商业菌株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熟的技术 , 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很低 。
平安证券相关研报显示 , 目前 , 我国益生菌原料菌粉目前以进口菌粉为主 , 大部分使用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的菌种 , 分别占据我国50%和35%的市场份额 , 其他厂商合计市场份额为15%左右 。 目前相对领先的国内益生菌菌粉公司有科拓生物、微康生物、一然生物、锦旗生物等 。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文章图片
产业链下游市场竞争则更加充分 , 玩家目前大致分为三类:以汤臣倍健、健合为代表的营养保健品龙头、以Wonderlab、Keep、每日的菌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和借助益生菌概念的食品饮料企业 。
作为益生菌最常见的载体 , 乳品仍是整个益生菌产业中占比最大的品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