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到精神科急诊( 二 )


年仅31岁的王天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 本来身高体壮的他 , 现在只能躺在病床上 , 如泥塑木雕般不动不语 , 浑身僵硬 。 十几岁就在老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他 , 目前几乎丧失了社会功能 , 长期辗转于大大小小的医院 , 最近几个月 , 由于病情恶化不能自理 , 被家人从河北送到北京诊治 。
王天宇的病情对急诊医生是个挑战 。 医生们的初步判断是“紧张综合征” , 在急诊 , 医生只考虑精神疾病是远远不够的 , 他们还要排查各种器质性疾病 。 神经内科院内会诊也是判断患者产生精神症状原因的主要途径 。
经过脑核磁检查和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后 , 最终确定王天宇目前的症状是由于脑白质变性引起的 。 这是脑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大脑功能部分丧失 , 已经不可逆 , 恢复自理的希望渺茫 。
夜间救治
身穿蓝色背心的王松 , 双眼紧闭 , 双腿并拢 , 双手紧握地蜷缩在急诊大厅的椅子上 , 面色苍白 。 身高1.85米的他 , 无助得像个婴儿 , 惊恐发作让他不敢回家 。
当晚7点 , 患有焦虑症的他突然惊恐发作 , 头晕恶心 , 呼吸困难 , 半个小时后 , 行动困难的他拨打了急救电话 。
惊恐发作也是精神科急诊的常见病之一 , 属于焦虑症的范畴 , 在夜晚格外多见 。 发作时 , 患者异常难受 , “感觉自己快死了” 。 害怕再次发作的王松问诊后 , 吃了药 , 在急诊大厅等待情况好转 。
同时就诊的陈光是在父亲拨打“110”后被警察送来的 。 在两名警察和两名保安的协助下 , 冲动躁闹的陈光才被控制住 。 “我真的没能力送他来 。 ”陈光的父亲已年过七旬 , 满头白发 , 浑浊的双眼尽力保持着平静 。 因为停药 , 陈光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行为 , 伤人毁物 。 40多岁的他 , 虽然形容枯槁 , 骨瘦如柴 , 但发起病来 , 三个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控制不住他 。 冲动激越的患者在夜晚最为常见 , 他们发起病来经常言行失常 , 力大无穷 。
下午4点后 , 急诊就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接诊“浪潮” 。 夜幕掩映下 , “120”“110”“999”车辆不期而至 , 送来的患者基本都是危重型的 , 常伴有躯体疾病 , 需要紧急处理 。 每个夜班 , 年轻的急诊医生都很紧张 。 “急诊医生得具备独立处置常见精神障碍的能力 , 还要具备相应的急救能力 。 ”及晓坦言 。
“值完一宿夜班 , 认知功能都下降了 。 ”刚下夜班的李娟医生说 , “我刚才洗脸都忘了摘眼镜!”
特殊护理
今年7月 , 急诊科护士王静成功申请了一项专利——输液器防脱夹 。
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处于冲动躁闹状况 , 不能配合输液治疗 , 导致输液管与输液袋分离 , 药液外流 , 治疗中断 。 过去 ,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 护士们经常用头皮针上的软管将输液管与输液袋系牢 , 更换输液器时 , 再重新解开 , 很不方便 。
在长期的摸索中 , 王静研制出一种线状的固定装置——输液器防脱夹 , 利用其一端的强力弹簧夹和另一端带有安全锁的钩夹 , 将输液管和输液袋牢牢固定 , 避免两者分离造成患者出血 , 保证了药物用量 。
翻身、拍背、刷牙、换药 , 是为每个卧床不起、意识不清的留观患者每天重复多次的操作 , 护士们常边哄边干 。
“再给次机会好吗?”王静拿着蘸了漱口水的棉签 , “央求”好不容易才张嘴一次的于奶奶 , 要给她刷牙 。 74岁的于奶奶双眼紧闭 , 在护士的反复劝说下 , 才有微弱回应 。
“失禁性皮炎、压力性损伤、肺炎、静脉血栓栓塞都是卧床患者面临的风险 。 ”急诊科护士长张松说 , 急诊护士不仅要懂精神科护理 , 还要了解很多基础病的护理 , 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躯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