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医医院:为建设健康武汉贡献中医药力量

|武汉市中医医院:为建设健康武汉贡献中医药力量

文章图片

|武汉市中医医院:为建设健康武汉贡献中医药力量

文章图片

|武汉市中医医院:为建设健康武汉贡献中医药力量

文章图片


峥嵘路·倾听
中医药发展关乎亿万人民健康福祉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 , 从全局出发 , 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 。沐浴政策春风的十年间 , 武汉市中医医院抢抓发展机遇 , 激活创新发展潜能 ,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 大幅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 不断扩大中医药“朋友圈” , 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 。守正创新 , 传承发展 。 至2025年 , 我们将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中部一流、湖北领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 全体中医人将为了这一目标不懈奋斗 , 只争朝夕!为建设健康湖北、健康武汉不断贡献中医药力量!
——武汉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 郑承红
铿锵行·速读
医院始终位列全国532家三级中医医院A档 , 排名不断进位争先 , 2021年进入全国前27名;
现有临床、医技科室40余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学科9个 , 省、市级重点专学科13个;
拥有湖北中医大师3人 , 中医名师10人 。
建有张伯礼、梅国强、刘清泉等一大批国医大师和岐黄学者名医传承工作室20多个 。
开创榜·引领
牵头成立武汉城市圈中医联盟 , 携手构建覆盖城市圈的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
获批省内首家全国中医住培重点专业基地 , 中医住培领跑全省 。
“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
与武汉市体校、江岸区教育局合作共建 , 率先探索“医体融合”“医教融合”新模式 。
逐梦图·征程
作为中医药优势明显、特色浓厚的中医药机构 , 武汉市中医医院以“一院多区”服务布局 , 承载起发展中医药体系及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历史重托 , 向国内一流中医医院稳步迈进 。
【|武汉市中医医院:为建设健康武汉贡献中医药力量】“十四五”期间 , 武汉市中医医院将力争建设成为覆盖武汉三镇、辐射中部地区的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和科教中心、中医“治未病”和康复中心、中药制剂产学研基地、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 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健康需求 , 奋力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 。
一所医院 , 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医疗轨迹 , 凝聚着千万人的健康梦想 。 十年间 , 武汉市中医医院怀抱着贯彻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 抓住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时机 , 勇立潮头、振翅腾飞 , 扎根于江城大地 , 服务延伸至三镇百姓家门口 , 医院不断推动中西医协同融合发展 ,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健康服务 , 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 在护佑江城人民健康的路上愈走愈坚定 , 向国内一流中医医院稳步迈进 。
形成“一院多区”格局 ,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重症医学科团队查房 。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设的中医综合性医疗机构 , 武汉市中医医院始终顺应人民需求和城市卫生规划 , 服务布局和辐射半径逐渐扩大 ,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
以中医传统治疗为特色的汉口院区一直是江城百姓看中医的首选之地 , 后起之秀汉阳院区已成为带动医院改革发展的主引擎 , 二桥院区和台北院区与两大主院区临床专科对接 , 致力于打造为全市最具中医特色的门诊标杆 。 药学基地则定位于区域中药制剂产学研中心、现代化中医药科创孵化基地、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中药传统技艺传承研究基地 , 成为“一院多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