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折射的真实历史,新二团团长孔捷为何要收编黑云寨土匪

《亮剑》的故事发展到抗日战争末期时 , 出现了一股盘踞在晋西北山区黑云寨的土匪 , 他们抢劫了晋绥军358团的辎重车队 , 恰好碰上了路过此地的八路军新二团团长孔捷 , 孔团长在夺回物资后 , 对匪首谢宝庆晓之以民族大义 , 邀请其部加入八路军共同打击日寇 , 并最终达成一致 , 黑云寨匪众拟改编为“新二团独立大队” , 若非和尚意外惨死 , 恐怕改编也就如期进行了 。 那么 , 八路军或者孔捷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历史呢?
《亮剑》中折射的真实历史,新二团团长孔捷为何要收编黑云寨土匪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在抗战初期的八路军大发展阶段 , 收编的确是重要方式之一 , 民国时期土匪虽土 , 成分却非常复杂 , 民国时期由于常年兵荒马乱 , 聚啸山林的大大小小匪帮多如牛毛 , 但“品种”却不尽相同 , 至少可以分为政治土匪、溃兵土匪、祖传土匪和逼上梁山四种 。
比如民国时期山东巨匪“刘黑七” , 不仅作恶多端 , 甚至曾经被日寇招收编为伪军“大汉义军”一部 , 这样具有政治倾向的土匪危害最大 , 也最顽固 , 当然也是我军必须消灭的土匪武装 , 不可能去收编或改编的 。 八路军山东军区为了消灭刘黑七匪帮 , 整整出动了一个支队的兵力 。
《亮剑》中折射的真实历史,新二团团长孔捷为何要收编黑云寨土匪
文章图片
还一种是世代为匪的“祖传型” , 比如我们熟知的东北匪首“座山雕” , 本名张乐山 , 家中就曾三代为匪 , 或者可称“职业土匪” , 这样的土匪思想封建而且反动 , 血债较多 , 又经常在利益收买下演化为“政治土匪” , 因此危害较大 , 日本投降后 , 座山雕就接受了国民党的委任 , 成为什么“先遣军第二支队司令” , 也是东北民主联军必然剿灭的对象 。
《亮剑》中折射的真实历史,新二团团长孔捷为何要收编黑云寨土匪】民国时期军阀混战 , 不少杂牌军的散兵游勇战败后不愿投降或接受改编 , 便脱离队伍落草为寇 , 此类土匪装备和战斗力较强 , 北洋政府或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几乎拿他们没办法 , 大多以招安了事 , 山东军阀张宗昌为了扩军 , 大肆收编土匪队伍 , 造成其部队人数虽多 , 却是军纪败坏的乌合之众 , 跟北伐军打起仗来一触即溃 。
《亮剑》中折射的真实历史,新二团团长孔捷为何要收编黑云寨土匪
文章图片
而《亮剑》谢宝庆这样的匪帮 , 则是最后一种 , 即不堪忍受官府欺压的良民被逼上梁山 , 靠打家劫舍讨条生路而已 , 谢宝庆可以抢日本人 , 也可以抢晋绥军 , 足以说明他们与山西军阀没有勾结 , 不是政治土匪;谢宝庆在自述中也说是穷苦出身 , 确实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
作为八路军新二团团长孔捷 , 收编谢宝庆所部其实做得非常正确 , 就当时来说 , 这样的杂牌武装是很不错的兵源 , 也是八路军扩军的重要来源 , 即地方杂牌武装 , 具备的优势显而易见:
《亮剑》中折射的真实历史,新二团团长孔捷为何要收编黑云寨土匪
文章图片
首先是这些匪兵具备一定军事素养和作战经验 , 这是很关键的一条 , 华北八路军虽然扩军很快 , 但在与兵力处于劣势的日军作战时 , 却经常很难获得战场优势 , 除去装备差距和弹药困难外 , 单兵素质不高也很要命 。 老红军底子太少 , 许多新战士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 , 参军之前既没摸过枪也没听过枪响 , 短暂训练后便匆匆上阵 , 战斗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可想而知 。
而土匪们毕竟过的是刀头忝血的日子 , 舞刀弄枪是每天日常 , 总要面临政府军的围剿和进攻 , 作战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 尤其是擅长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 , 打起鬼子来几乎不需要军事训练 , 惟欠纪律和思想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