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7毒株或成为未来全球流行的主流毒株,我国已有两地出现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孔天骄赵萌萌)继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月28日报告的首例BF.7本土新冠感染者之后 , 据10月9日广东省“韶关发布” , 广东韶关的一个主要链条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 。
BF.7变异株此前已在其他国家地区流行 ,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 , BF.7正在全球传播 , “几周内或成全球主流” 。
BF.7毒株或成为未来全球流行的主流毒株,我国已有两地出现
文章图片
10月8日凌晨 , 韶关市浈江区工作人员正在对外来物品进行消毒 。 “韶关发布”图
广东韶关疾控中心副主任李书剑在发布会上介绍 ,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进化分支较其它毒株 , 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及逃逸性 , 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 疫情处置、控制难度较以往成倍增加 。 有研究表明 , BF.7可能是目前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变异株 。
“根据BF.7的特点 , 如果不及时采取果断防控措施 , 很有可能会成为我国未来流行的主流变异毒株 。 ”10月9日 , 武汉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授宇传华告诉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 “奥密克戎变异株BF.7是BA.5.2.1.7的缩写 , 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 。 BF.7在BA.4/5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 , 这使得BF.7比BA.5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 对现有各种疫苗以及既往感染所诱导的抗体效果有一定影响 。 ”
“但免疫保护不仅依赖抗体 , 也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有关 , 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 , 我国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重症、死亡仍然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 ”
健康时报发现 , 早在9月23日 , 英国《考文垂电讯报》就曾报道 , 新变异株BF.7正在比利时、德国、法国、丹麦和美国迅速传播 。 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数据监测发现 , BF.7从开始监测以来 , 毒株所占百分比已在短期内上升至4.6% , 成为当前美国新冠病毒检出比例第三位的变异毒株 。 此外在欧洲地区 , 比利时的感染者中 , BF.7已占到25%;德国、法国和丹麦则占到10%左右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学者、免疫学博士王宇歌曾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指出 , BF.7在BA.4/5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 , 这可以进一步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 。 因此 , 它有可能会成为今年秋冬季流行的突变株 。
宇传华向健康时报补充表示 , BF.7同样具有传染力强和传播隐匿等特点 , 且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居多 , 很容易“潜行”在人群中 , 如果不及时、反复进行核酸检测 , 很可能快速导致疫情蔓延 。 因此短期内需要及时、反复核酸检测才能检测出病毒阳性 , 需要居民积极配合现阶段的各项防控措施 。
BF.7毒株或成为未来全球流行的主流毒株,我国已有两地出现】(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