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我国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2个国家医学中心

抑郁症|我国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2个国家医学中心

文章图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茹 实习记者 武星如)10月8日 , 科技部对第三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结果予以公示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发现 , 截至目前 , 我国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中心与12个国家医学中心 。
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的建设由科技部牵头 , 是“十二五”的重要工作
根据科技部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 , 是落实《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 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 , 以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疾病防治技术发展 。 当时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总后卫生部实施 。
2013年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 首批共建设13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随后 , 在2014年、2016年、2019年分别建设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目前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20个疾病领域 。

国家医学中心由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 , 是“十三五”的重要工作 。
规划设置工作自2017年启动 , 2017年1月 ,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提出 , 到2020年 , 依托现有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 合理规划与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含综合和专科) , 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
截至目前一共依托22家医院 , 设置了12个国家医学中心 , 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 , 涵盖心血管病、老年医学、创伤医学、神经疾病等领域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医学中心有何区别?
着眼点侧重不同 。 根据科技部和卫健委的相关文件显示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是基于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 缺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结合、缺少公共服务产品、缺少疾病领域网络化服务系统布局的背景;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则是基于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 以及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更加突出、医学高精尖领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 。
【抑郁症|我国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2个国家医学中心】功能定位与职责任务上有不同侧重 。 科技部在2017年2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 , 也成为把大医院先进技术推广到基层的有效平台和途径 , 可以有力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 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 , 促进先进适应医学科技成果惠及普通百姓 。 而国家医学中心则是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牵头作用 , 引领全国医学技术发展方向 , 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 会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带动全国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同时 , 国家卫健委还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做出规划 , 协同国家医学中心带动区域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 , 努力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 。 在2022年9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一级巡视员朱洪彪曾表示 ,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 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相关专科的诊疗水平 , 缩小与全国先进水平的差距 , 大幅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