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廖正银:帮乡亲看病是我的举手之劳

医生|廖正银:帮乡亲看病是我的举手之劳

文章图片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实习记者 刘静怡)右手举起CT片 , 对准阳光 , 没有穿白大褂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廖正银仔细搜索蛛丝马迹 , 他的左手还拿着一摞没看完的CT片 。
节日期间 , 屋内人头攒动 。 热闹不仅来自全家团聚 , 还来自找廖正银看病的乡亲们 。 这种场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二十几年前就已经熟悉 。 每逢节假日回到老家 , 他就会迎来许多慕名而来的乡亲 。
10月4日 , “医院教授回家过节帮乡亲看病”登上热搜 。 视频截图
廖正银 。 受访者供图
视频拍摄者陈晓宁(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 她的奶奶当时患了肺病 , 得知廖正银过节回家 , 她便拿着片子去了廖正银家中请他看:“我去的那天一共有五六个人找廖教授 , 有的甚至是邻居的亲朋好友慕名而来 。 他不收钱也不收礼 , 每次都看得很仔细 , 讲得也很仔细 。 ”
健康时报记者联系到廖正银教授 , 他告诉记者 , “这都是小事” 。
假期回家 , 免费帮乡亲看病
拍摄视频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廖正银:我母亲已经96岁了 , 我常在休假期间从成都回四川自贡老家看望母亲 , 有几位乡亲来找我 , 让我看CT片 , 其中一个老乡拍下来了 。 网上被这么多人关注是我意料之外的 , 对我们医生来说 , 这都是小事 。 免费给乡里乡亲看看病是举手之劳 。 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 , 为乡亲们解除病痛 , 那是很高兴的事儿 。
什么时候开始给乡亲看病的?
廖正银:我从1991年开始工作 , 毕业时被一位影像科的老主任看中 , 每天都闷头看片子 , 因为我比较喜欢临床工作 , 慢慢就转过去做介入治疗了 , 但是在影像科积累了很多知识 , 看片子的时候就能在每一处筋膜、神经等位置寻找到蛛丝马迹 。 大概几年之后 , 回老家时就会有乡亲拿着片子让我看一看 , 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 。
像国庆、春节假期比较长 , 提前知道我要回来 , 就会有人来找我 。 除了乡里乡亲 , 也有不认识的人 , 我也遇到开车开了两三百公里找来的病人 。 我会把电话号码告诉他们 , 电话咨询、电话问诊很方便 , 乡亲们也常常打电话来咨询 。 现在我住的小区也有人认识我了 。 那段视频发出去之后 , 我就在小区楼下被病人拦住了 , 说我在网上看到你了 , 问我是不是廖医生 。
来找您咨询的一般是患什么病的乡亲?
【医生|廖正银:帮乡亲看病是我的举手之劳】廖正银:我是研究肿瘤的 , 肿瘤这类病比较特殊 , 治疗并不简单 , 对很多大医院来说都是难点 , 所以现在一般都会来找我看肿瘤的问题 。 除了年纪比较大的 , 也有家长带着几岁的小孩 , 来问血管瘤等等 。
其实有些时候 , 无论什么病都会来找我 。 我看不了的 , 就帮着指指路 , 告诉他们要做什么方面的检查 。 今天晚上我就接到一个乡亲的电话 , 他是血小板减少 , 我告诉他 , 要查肝脏功能、消化道、造血功能等等 。 病人查出了问题 , 有些乡镇医院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 , 所以病人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 虽然这不是肿瘤专业的问题 , 但也告诉他们一些解决办法的建议 , 也能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
“医学在不断进步 , 三天不学习都落后了”
每次乡亲们来找您帮忙 , 您是什么感受?
廖正银:接触患者多了就知道 , 生病是很不幸的 。 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夫 , 我们了解病人的疾苦 , 帮助病人是医生的使命 , 更何况这是你的乡亲 , 大家都很熟的 。 而且医生这个职业很有价值 , 用心付出能帮助病人 ,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 病人的回馈能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