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父母开始蛮不讲理,小心!老人性格突变可能是不“抑”的抑郁

退休|父母开始蛮不讲理,小心!老人性格突变可能是不“抑”的抑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1日讯(记者毛茵)我的父母总是蛮不讲理 , 天天跟我闹别扭;我家老人还是知识分子 , 居然变得动不动骂人……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康复科丁迎博士表示 , 实际上 , 老人并不总是平静快乐的 , 他们的情绪问题往往表现为不“抑”的抑郁 , 这更值得关注 。
国庆节回家吃饭 , 爸妈乐呵呵地张罗了一桌饭菜 , 其间爸爸把牛肉烧糊了 , 儿子说没事没事;后来爸爸忘记关火 , 当女儿发现的时候锅已经快烧穿了 。 孩子们说“好险好险 , 幸亏发现了 , 不然会酿成火灾” , 爸爸却大发脾气:“你们不要再回来吃饭了!”然后就一个人跑到房里去抽烟......
【退休|父母开始蛮不讲理,小心!老人性格突变可能是不“抑”的抑郁】丁迎主任分析 , 这位爸爸看似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 , 其实一方面是老年人记忆力减退 , 缺乏对生活的掌控感而产生的愤怒情绪 , 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没用 , 也怕子女觉得自己没用 。 “这是老年人经常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 父母无缘无故大发脾气 , 或者对某件事情的消极反应超过了合理反应 , 子女要引起重视 。 ”
心理治疗师李娜发现医院里有个“常客”刘先生 , 以前是某工厂的领导 , 工作就是他的一切 , 退休之后同事很少来往 , 亲戚之间走动也越来越少 , 子女都在外地工作 。 慢慢地他觉得生活越来越没意思 , 开始足不出户 , 整天唉声叹气 , 情绪烦躁 , 睡眠也越来越差 , 经常跟子女抱怨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有毛病 , 三天两头看病 。
老人退休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 记者毛茵 摄
李娜告诉刘先生 , 这是典型的离退休综合征 。 老年人退休之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 结交新的朋友圈子 , 逐渐适应新的生活 。
丁迎说 , 老年人会面临许多特殊的问题:身体机能不可逆地衰退 , 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身患慢性病 , 吃药烦琐 , 饮食受限 , 同时康复无望;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和社会文化 , 感到被社会抛弃;忙碌一辈子 , 退休后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相处了大半辈子的亲人、朋友、爱人逐渐离世 , 生活越来越孤独 。 “因此 , 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上容易烦躁、焦虑、抑郁、恐惧等;而孤独、衰老、慢性病、躯体化、收入、资源、社会等都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
WHO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 , 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5%-15%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保守估计为10%-15% , 甚至某些估计范围高达45% 。 我们认知中的抑郁症 , 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心境低落、行动和思维迟缓、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 丁迎说 , 老年抑郁的表现 , 往往没有这么“抑” , 其诱发病因、诱发因素较多 , 会涉及随着年龄增长的生理生化的改变和患有慢性疾病相关 , 另外也跟儿女成家立业、家庭成员变故、空巢、退休、社交圈缩小、社会角色转变、亲朋好友离开的触景生情、应激事件以及长期服用药物等有关 。 他们常常表现为——
●觉得不舒服 , 但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容易无缘无故发脾气
●坐卧不安 , 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旁人难以理解的事……
“老人很少表达自己心情不好 , 而是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睡不好觉、消化不好 , 到处做检查 , 甚至盲目吃一堆保健品 , 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 ”丁迎说 , 实际上 , 人到老年 , 同样也有这个阶段的精神、心理需求 。 子女关怀对缓解老年抑郁症至关重要 。 现自己的父母可能抑郁了 , 除了带父母前往专业机构之外 , 还有很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