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烧心并不一定是普通胃病!这种病极易被误诊( 三 )


婴儿期胃食管反流的自然病史通常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改善的功能性自限性疾病 , 仅小于5%的呕吐或反流病例在婴儿期后仍有症状 。 此外 , 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病程更长 。
婴幼儿无法描述或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不适 , 家长该如何发现胃食管反流病的蛛丝马迹呢?我们建议 , 当家长发现3个月至3岁孩子有持续性、阵发性咳嗽 , 尤其是在进食、入睡后发生 , 且久治不愈;平时有进食困难、拒食、睡眠不安、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人等表现;自述有胸痛、咽痛等症状时 , 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 对于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儿 , 应遵医嘱 , 及时进行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及食管内镜等检查 , 以助诊断 。
(6)【问诊老年科】症状不明显但并发症较重
从全年龄段来看 , 胃食管反流病在50岁左右高发 , 并被认为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
相比而言 , 中老年人具有更多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 如患有糖尿病等共病、所服用药物对食管动力的影响、有胃食管结合部解剖和生理学缺陷(贲门松弛、食管裂孔疝者等) ,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 。
虽然中老年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危人群 , 但由于衰老可以使伤害感受和内脏感觉减低 , 所以他们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往往不典型或者较轻 , 常常被忽视 。 尤其是年龄超过70岁、感知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 , 以症状诊断的话 , 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反而呈“下降”趋势 。
另外 , 临床经验显示 , 中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更容易出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其他胃食管反流病并发症 。 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不能以症状论 , 而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 以免耽误病情的诊治 。
【延伸阅读】
常用治疗药物有3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 , 其主要发病机理是胃食管动力障碍(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 , 针对此病因而言 , 目前尚无特效药 , 但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 , 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
针对发病机理 , 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药物是抑酸剂、黏膜保护剂及促动力剂(可促进胃肠动力)等3类药物 , 可以有效修复破损的食管黏膜 , 缓解临床症状 。
抑酸剂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 以及最近两年上市的伏诺拉生 。
黏膜保护剂常用的有铝碳酸镁、硫糖铝、胶体铋剂、前列腺素E , 其他有藻酸盐类、蒙托石制剂、麦滋林-S等 。
促动力剂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莫沙必利 , 以及乌拉胆碱、左舒必利等 。
在应用药物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基本控制反流症状)后过早停药 , 会使病情容易在短期内复发 。 因此 , 一般认为患者在初始治疗后 , 还应进行维持治疗 , 以防止复发 。
(供图:ICphoto)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