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烧心并不一定是普通胃病!这种病极易被误诊

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汪丹
有这样一种疾病 , 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 , 因此有不少人把它当作普通胃病 。 然而这种胃病不但会累及身体其他器官 , 还因为临床症状多样极易被误诊 , 这就是胃食管反流病 。 目前 , 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高达1.65亿 , 其中又有1600多万患者会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 今天 , 我们请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医师胡志伟、战秀岚来说说这种牵涉人群庞大且极具伪装性的疾病 。
反酸、烧心并不一定是普通胃病!这种病极易被误诊
文章图片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咽喉、鼻腔、气管等部位 , 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或)并发症 。 其主要症状是反酸和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等 , 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 由于反流物的刺激 , 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喘、喉咙痛及咳嗽等多种症状 。 虽然它是一种消化道疾病 , 但由于可以影响到其他器官系统 , 又是个多学科的疾病概念 , 不能当作简单胃病来对待 。
反酸、烧心并不一定是普通胃病!这种病极易被误诊】患者原女士曾饱受胃食管反流病折磨多年 。 她从小就反酸反食 , 耳鼻喉经常发炎 , 因此常年就诊于耳鼻喉科 , 按普通炎症进行治疗 , 直到因长期胃部不适到消化内科检查后 , 才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 。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主任吴继敏提醒 , 胃食管反流病之所以易被误诊 , 是由于它所引起的症状可累及食管、咽喉、气管等多个器官系统 , 从而伪装成耳鼻喉科、呼吸科、心内科等范畴的疾病 , “所以不仅是消化科医生需要认识它 , 多科室联合诊疗才能有效治疗这种疾病 。 ”
(1)【问诊消化科】食管长期被“酸”可能癌变
一是烧心 , 即胸骨后有烧灼感 , 也有少数患者的烧灼感位于或扩展到上腹部、剑突(胸骨正下方 , 两个肋弓相交的中点处 , 有一个小凸起)后、颈前和咽喉部 。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最常见症状 , 累及70%至90%的患者 。
二是反酸(反流) , 指胃内容物毫不费力地向上至口腔 , 通常伴有烧心、尝到酸味或苦味 。 若患者感知到的是酸性物质 , 则为反酸;感知到的是食物 , 则为反食;还有少数患者感知到的是胆汁或黏液 。 反酸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 , 累及60%至80%的患者 。
频繁的烧心和反酸会导致患者饮食难安、睡眠障碍、生活和工作受限、生活质量降低 。
与此同时 , 患者的食管长期暴露于酸性环境中可导致慢性炎症改变 。 Barrett食管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之一 , 也是食管腺癌唯一被公认的癌前病变 。 据文献报道 , 5%至1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存在Barrett食管 , 2%至5%的Barrett食管患者可发展成食管腺癌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罹患食管腺癌的风险 , 是正常人的30倍至50倍 。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黏膜的正常组织(复层鳞状上皮) , 被类似于肠胃道等部位内表面的组织(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表现 。 尽管所有的食管腺癌均起源于Barrett食管 , 但超过90%的食管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对自己存在Barrett食管并不知情 , 因为Barrett食管本身并不产生症状 , 其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病理检查 。
(2)【问诊呼吸科】是支气管哮喘的诱因之一
支气管哮喘的全球患病率为1%至18% , 每年约25万人因此死亡 。 大量研究证明 , 胃食管反流病是哮喘极其重要而又隐匿的病因之一 。
中国科学院院士、血管外科学家汪忠镐本人就曾经历过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实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波折 , 病愈后 , 他在京成立了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 , 致力于临床研究工作 , 并号召医生和患者了解和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