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叟常说的“春捂秋冻”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近几日 , 山西连续发布霜冻、寒潮预警 , 这意味着当日地面最低温度在0℃以下 , 你仍是坚持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不穿秋裤吗?白叟常说的“春捂秋冻”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春捂秋冻”的字面意思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 , 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 , 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 , 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
白叟常说的“春捂秋冻”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文章图片
秋季应该冻着点
从夏天进入秋天 , 气温会从热变冷 。 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赶快穿上很多衣服 , 甚至过早地穿上棉衣 , 这种做法不好 。 过早穿上棉衣 , 会使身体得不到对冷空气的锻炼 , 使自身防寒能力降低 , 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 , 到了大冷季节 , 鼻子和气管一旦受到冷空气侵袭 , 里面的血管抵挡不住而收缩 , 使血流量减少 , 引起抗菌能力减弱 , 躲在鼻子或气管里的病菌伺机流动 , 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热、伤风感冒一起“上阵” , 对健康不利 。 所以 , 秋季应该冻着点 , 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
白叟常说的“春捂秋冻”是不是真的有用呢】同时 , 秋季的室内外温差较大 , 从室外走进室内 , 气温升高 , 也需要脱衣秋“冻” , 以防出汗伤阳 , 影响身体健康 。
另一方面 , 在中医理论上 , 秋天是养阴的季节 , 假如穿得太多 , 就会助长阳气 , 对身体不利 。
白叟常说的“春捂秋冻”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文章图片
秋冻并非人人相宜
“秋冻”的目的是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 , 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预备 。 但也不能一味让自己冻着 。
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冻”;对于健康人群来说 , 也要留意“冻”得适度 , 及时根据气温添减衣物 。
最重要的是 , 人们要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多加留意 , 把握准确的养生之道 。
第一 , 应留意加强体育锻炼 , 进步身体素质;
第二 , 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利于出行的气候 , 到大自然中伸展身心;
第三 , 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 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第四 , 饮食上要少食肥腻、多食新鲜蔬菜 。
白叟常说的“春捂秋冻”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文章图片
归根到底 , 要想让“秋冻”产生良好效果 ,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适当” 。 适当进行“秋冻” , 让体质在潜移默化中进步 , 才是“秋冻”的准确姿势 。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