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四大酱酒产区,为什么茅台镇产区最为核心?

梳理中国白酒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经纬 , 就会发现“天下酱香皆出茅台”并非虚言 , 中国酱香酒的鼻祖和主产地在贵州茅台镇 , 茅台镇有国家认定的「7.5平方公里」名酒地理标志保护区 , 茅台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酱酒核心产区 。
高质量的酱香酒产于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为中心的茅台河谷地域 。 茅台河谷大致分为两个地段:一为中上游地段的酱香酒生产区域(舍井酿造基地位于此黄金地段);二为中下游地段是酱香酒生产区域 。
全国四大酱酒产区,为什么茅台镇产区最为核心?
文章图片
茅台镇酱香酒生产区域南起鲁班文政为界 , 北至茅台河谷沙滩乡吴公岩为界 , 途经赤水河沿岸的茅台镇、二合镇、合马镇 。 南北界地段大约50公里 , 东西界地段距离约10公里 。 南端海拔高度约500米 , 北端海拔高度约380米 , 东侧地段海拔高度约500米 , 西侧海拔高度约420米 , 大致成长方形地段 , 占地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
很多人知道这一带产酱香酒 , 却不知道这里有酿造美酒的四大“独门暗器” 。
独特成因一:紫砂页岩
此地质结构为特殊的「紫砂页岩」 , 十分有利于水分的渗透过滤和溶解红层中的有益成分 。 岩层主要为砂岩和页岩 , 沿赤水河呈环带状 。 由于岩石质地比较松软 , 易于风化 , 经过雨水的浸蚀 , 形成坡陡谷深的坡地峡谷地貌 。 主要为低中山和丘陵河谷 。
该河谷地质地貌结构主要是侏罗白垩系紫色沙页岩、砾岩 , 形成时约7000万年以上 , 属第三系 。 紫色砂岩由砂岩夹粘土岩组成 , 上部紫红的砂质土岩 , 局部含赤铁矿和稀少的磷铁矿结构 。 此种群系 , 在仁怀市境内及近邻市县中仅分布在茅台镇、二合镇、合马镇、沙滩乡 。
全国四大酱酒产区,为什么茅台镇产区最为核心?
文章图片
该河谷土壤广泛发育着紫色田土 , 土层较厚 , 一般在50厘米左右 , 碱度适度 , 有机度1.5% , 多粒状结构 , 碳氮比8至9左右 , 质地中性 , 土壤具有良好渗透性 , 因而无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经过层层过滤 , 滤出了纯洁、香甜、可口的优质泉水 。 河谷从中华至沙滩吴公岩 , 其生态植被、喀斯特地容地貌更是「赤水河」其他地段绝无仅有 。
独特成因二:气候独特
全国四大酱酒产区,为什么茅台镇产区最为核心?】冬暖夏热雨水少 , 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殖 。 茅台河谷地处低矮的赤水河边 。 峡谷地带两山对峙 , 四周高山 , 形成特殊的小气候 , 冬暖夏热少雨 。 年均温度达17.4° , 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 。 冬季气候暖和 , 温差小 , 霜期短 , 年均无霜期达326天 , 年雨量仅800至1000mm , 日照丰富 , 年日照量可达1400小时 。
全国四大酱酒产区,为什么茅台镇产区最为核心?
文章图片
特殊的气候 , 加上特殊的地质结构 , 使茅台河谷空气中飘游着无数「微生物菌种群」 , 这些微生物与仁怀酱香酒息息相关 , 在几千年茅台镇的酱香酒酿造过程中 , 这些微生物通过优选、净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 已形成自己独特无法克隆的生物圈 , 以致在茅台河谷之外的任何地方都没有适合这类微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
独特成因三:原料生态
上佳的水:科学检测 , 赤水河水质无色、透明、无嗅无异味、微甜爽口 , 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 酸碱适度 , 钙镁离子含量均符合要求 。 特别是赤水河至今一直未受任何污染 , 不但符合饮用卫生标准 , 更是酿酒的宝贵自然水源 。 这得益于周恩来总理的指示 。
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 , 汇秀水而东下” 。 茅台河谷上中游汇入赤水河的众多支流中 , 奇水、瀑布数不胜数 , 其中有名的就有“间歇泉”、“三涨水”、“五马河”、“三元洞”、“葡萄井”、“盐津温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