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堂】“左病右治、上病下治”为何如此神奇?

|【中医课堂】“左病右治、上病下治”为何如此神奇?

文章图片

|【中医课堂】“左病右治、上病下治”为何如此神奇?

文章图片


【|【中医课堂】“左病右治、上病下治”为何如此神奇?】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而中医是头痛却要医脚?
是的!
但“脑子不好使儿”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开个小玩笑!

中医常常给人一种很神奇的感觉 。 植物的根和叶子熬水也可以治病 , 揉揉按按也可以预防疾病 , 拔罐、刮痧也能美容 。 在这些方法中 , 还有一种左病右治的做法 , 更令人感到奇怪了 。

“左病”为何要“右治”?
中医认为 , 人体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 连接脏腑、体表和身体各部位 , 是人体机能的调节系统 , 经络的走向有一定的路径 , 遍布全身 。
中医治疗是根据经络的走向 , 从整体出发 , 灵活多变 。 不一定遵循头痛医头的治病方法 , 常常会有头痛医脚、左病右治、上病下治的情况 。
左病右治
左病右治常常用于缓解四肢痛、腰腿痛 , 因为人体呈对称性 , 左病右治能激发身体自愈能力 。

四肢及腰腿痛常由疲劳、机械性损伤、冷刺激等引起 , 治疗方法一般有按摩、敲打、热敷或拍打 。
上病下治
头痛
头痛医脚属于上病下治的典型 , 因乏力、疲惫和失眠引起的头痛 , 可以按摩或针灸脚外侧的金门穴 , 偏头痛则可以针刺第四个脚趾的足窍阴穴 。
牙痛
牙痛除了服用止痛药或忍受之外 , 还可以按压手部的止痛穴——合谷穴 。 合谷穴在虎口向后一寸左右的位置 , 具有清热、止痛、安神、镇静、消炎、退烧等作用 。

泡脚止腹泻
部分地区有俗语“洗洗脚 , 止住屙(ē)” , 其意思便是利用中药泡脚的疗法来治疗腹泻、拉肚子 。
顺便学习一下生僻字
屙(ē) 释义:为人或动物自己排泄或排遗(屎、尿) , 一般用作动词 。
西医认为慢性腹泻与肠道功能、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等有关 。 但中医认为 , 慢性腹泻与脾弱、肾虚有关 。
泡脚能温热止痛、祛湿散寒、补益脾肾、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 具有上病下治的功效 , 所对慢性腹泻非常有效 。
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 , 病在上 , 取之下 。 ”
按摩太冲穴治头晕
上病下取也是一种与病气相反的治疗方法 , 中医里有“头晕取太冲、丰隆”的说法 , 即头晕、眩晕、眼睛炽热 , 可以按摩脚部的太冲穴、小腿外侧的丰隆穴 。
气喘宜补肾纳气
“久喘用补肾纳气法” , 中医认为长期气喘、呼多吸少、呼吸困难等 , 是因为肾气不足导致 , 所以用补肾虚的方法 , 如常用党参、肉桂、山药等补肾气 。
不管是左病右治、上病下治还是头痛医脚 , 都遵循了经络养生的原则 , 灵活的变动 , 以起到治未病与保健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