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霜降节气到了,气温还很高?别总想着贪凉,喝这3款茶润燥又驱寒( 二 )


迎着暖阳 , 把身体的寒冷驱散 , 偷得浮生半日闲 。

《3》
霜降时节 , 还适合喝红茶 。
每当气温下降 , 心中的馋虫便蠢蠢欲动 。
原本那只嗜甜的“怪物” , 又复苏了 。
而全发酵的红茶中 , 恰好拥有着丰富的养分和糖类物质 。
所以 , 在深秋的大多数时候 , 都想喝一杯红茶 , 满足口腹之欲 。
当然 , 还有的茶友喜欢用红茶DIY成各式各样的饮品 , 加生姜 , 加牛奶 , 加蜂蜜等 。
据说 , 这样做的驱寒效果更好 。
而实际上 , 任何的好茶都提倡清饮 , 不建议加料 。

偶尔为了尝鲜倒是可以 , 但若长期如此 , 就不好了 。
品质优秀的红茶 , 如桐木关的正山小种 , 自带“花果香 , 桂圆汤” 。
喝一杯温暖鲜甜的茶汤 , 便会觉得微微发汗 , 新陈代谢加快 , 御寒作用颇佳 。
另外 , 红茶的采制时间通常在4月份 , 到了10月份 , 已经经历了约莫半年的存放 。
这时候 ,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下 , 红茶拥有了细腻醇厚的汤感 。
入冬之后 , 还有一大特点 , 就是容易长肉 。
天冷贴膘 , 是人类的本能 。
可随着食欲增强 , 运动量减少 , 体重上涨是必然的结果 。

而茶圈里 , 一直有“红茶消食减肥”的传言 , 再配上其鲜甜浓醇的汤感 , 一下子就征服了众多的女性茶友 。
不过 , 比起减肥 , 村姑陈更支持红茶能解腻 。
比如 , 吃多了饼干、蛋糕、玫瑰花饼等 , 喝一杯红茶 , 便会觉得浑身通畅 。
既能保持精神 , 又口感丰富 , 何乐而不为呢?
橙红明亮的茶汤 , 散发着阵阵清香 , 除了能充盈味蕾 , 视觉上也是一大享受 。
久而久之 , 秋冬喝红茶 , 也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

《4》
还有一种茶 , 也是当下的热门 。
大家环顾四周 , 看看身边的朋友 , 有没有在喝老白茶的?
想必10个人里面 , 会有5个人点头赞同 , 因为老白茶实在是太火了 。
并且 , 老白茶的冲泡方式很多样化 。
有人选择用盖碗冲泡 , 一冲一冲地喝 , 细致地品味其中的香气和滋味 。
有人选择用煮茶壶煮 , 应时应景 , 复古朴素 , 意境十足 。
有人选择先泡后煮 , 两全其美 , 就是比较费时间 。
老白茶的优势在于 , 经历了三年以上的陈化以后 , 茶叶变得愈发温和 。
白茶没有杀青 ,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保留了下来 , 故而拥有了长期保存的价值 。

在存放的过程中 , 体内那些刺激性的物质 , 会逐渐减少 。
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逐年递减 , 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则逐年递增 。
提供鲜爽感的茶氨酸物质 , 则没有大起大落 , 基本上保持平稳 。
这就意味着 , 老白茶的风味 , 是醇厚中不失鲜爽 , 层次丰富 。
此外 , 老白茶的香气沉稳成熟 , 与霜降的氛围恰如其分 。
药香、陈香、花香、粽叶香、枣香等香气 , 在沸水的激发下 , 不断析出 。
试想 , 在寒风冷冽的夜晚 , 饭后煮一壶老白茶 。
坐在窗前 , 看着雪花纷飞 , 听雪闻茶香 ,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虽然南方不下雪 , 但这番美好的意境 , 出自李麻花的画 。
那是对冬天的向往 , 对雪景的渴望 , 对老白茶的尊重 。
用老白茶驱寒散暖 , 应该没有人会拒绝吧?

《5》
当然 , 喝茶并没有标准 。
所谓的“冬红夏绿” , 大家还是理性看待得好 , 暂无科学证明 。
因为在茶叶的世界 , 不是非黑即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