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到重症ICU才肯花钱,却不肯提前为生命质量管理投资?

曾经听到有人说:“各种慢性问题 , 将在未来的十年内以爆发式的速度 , 迅速扩散到每一个家庭 。 ”
更有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显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 , 60%至80%花在重症ICU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 这实际上体现了大众日常健康意识的淡薄 。
为什么要到重症ICU才肯花钱,却不肯提前为生命质量管理投资?
文章图片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 我们取得各种的进步是肯定的 , 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让生活也越来越方便 。 然而 , 很多便利好处的背后 , 却需要我们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 而一旦这个代价涉及到损害生命健康 , 那么必将是巨大的遗憾 。
这些年来 , 生态环境的破坏 , 已经危及到我们每一条生命的生存质量 。
新闻报道上不时出现某种动物因环境变化濒临灭绝 , 某些物种逐渐消失 , 但我们人类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 觉得跟自己无关 , 影响不到自己 , 这是非常愚蠢的 。
为什么要到重症ICU才肯花钱,却不肯提前为生命质量管理投资?
文章图片
一些老人家常说周边自从建了工厂 , 空气都变浑浊了 。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 在户外 , 空气的污染 , 我们难以看不到蓝天 , 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是奢侈;但在室内 , 又有多安全呢?在室内 , 也没有好多少 。 各种装修材料 , 不少含有大量的挥发物 , 如甲醛、甲苯、一氧化碳 , 又或者是从大理石、花岗石、混凝土中释放出来的致癌物质氡气等 , 等于我们每天都不断将这些污染物吸入体内 。
为什么要到重症ICU才肯花钱,却不肯提前为生命质量管理投资?
文章图片
以前 , 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 , 很多人因为粮食供应问题 , 只能吃地瓜、南瓜、土豆、芋头等作为主食 。 而正是因为极少摄入精加工食品 , 那时候的人很少有肠胃问题 , 也很少有人有血糖问题 。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制作技术的发展 , 现在的人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吃精致的米面 , 几乎很少人会将地瓜、南瓜、豆子、小麦、燕麦、玉米、黑米等作为主食的习惯 。 精加工的饼干、面包、馒头、米粉、面条、米饭成了日常饮食的主题 。 甚至还有些人一天三顿垃圾食品 。
为什么要到重症ICU才肯花钱,却不肯提前为生命质量管理投资?
文章图片
健康的饮食除了主食有所讲究 , 还需要摄入足量的有水果蔬菜等 。 但现在的水果、蔬菜种植过程过多使用化学肥料 , 激素剂等 , 容易导致水果蔬菜中的营养含量减少 , 让我们人类也容易缺乏一些所需要的元素 。
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 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 。 除此之外 , 还要及时调整生活规律 , 劳逸结合 , 保证充足睡眠 。 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 , 而扰乱“生物钟”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
为什么要到重症ICU才肯花钱,却不肯提前为生命质量管理投资?
文章图片
很多人说 , 身体不舒服 , 去医院不就得了?问题是 , 很多时候 , 等真正到了医院那一刻 , 都是问题出现了 , 或者变严重了 , 等真到了那个时候 , 受折磨的不也是自己的身体吗?甚至是得花大量的钱去治理 。
反过来想 , 我们为什么不在日常多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 , 提前杜绝病痛的折磨?
有调查发现 , 那些长寿者多的地方 , 大多都是偏远的山区 , 而偏偏这些地方是医疗设施相对落后的 , 是不是很矛盾?也许 , 医院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更适合用于急性病的抢救 , 而慢性问题的管理更多的是看自己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 。
也有很多人以为 , 生命质量管理是去做个体检 。 但光“检查”不“管理” , 该有的问题还不是依然存在?生命质量管理——是“防大于治”的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