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国庆长假”准备胡吃海塞?了解以下几点,放心吃。

医生|“国庆长假”准备胡吃海塞?了解以下几点,放心吃。

国庆长假免不了大鱼大肉 , 却恰是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标配饮食”——传说中的高嘌呤饮食 。 有些高尿酸血症患者平时控制得挺好 , 但是过个国庆痛风就发作!
陈医生表示 ,  过节大吃大喝 , 暴饮暴食 , 小心痛风发作找上你 。 那么 , 我们应该如何防治痛风呢?了解以下知识 , 痛风节假日不在找上门!
1.高尿酸定义
国际上HUA定义: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 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7 mg/dl) , 女性血尿酸>358 μmol/L(6 mg/dl) 。
2.高尿酸血症阶段
当血尿酸水平超过关节单钠尿酸盐饱和度而析出沉积于外周关节及周围组织时 , 称为痛风(属于无菌性炎症) 。 没有痛风发作的HUA称为无症状HUA , 因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 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
3.哪些因素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暴食、饮酒、寒冷、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关节碰撞损伤等均可诱发痛风发作 , 应尽量避免 。
4.痛风急性发作期有哪些表现?
肥胖 。 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 肥胖不仅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 , 而且肥胖患者痛风发病年龄较早 。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肥胖均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 肥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 , 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导致肾脏尿酸排泄减少 。 肥胖会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加 , 通过影响黄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增加尿酸的合成 。
痛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 , 主要临床症状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形成发作为主 , 兼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受损 , 多累及肾脏 , 患者中常伴有 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 、动脉硬化等 , 甚至出现尿毒症 , 临床上检测主要是病人血尿酸、尿尿酸偏高 。 此病好发于30岁以上青壮年 , 男性高发于女性 , 主要诱因是食物结构改变 , 饮食太丰 , 过量饮酒造成日益增多的血尿酸、尿尿酸增高 , 尿酸钠盐结晶引起炎症 , 人体白细胞吞噬尿酸钠盐结晶释放趋化因子 , 最后沉积在肾脏 , 直导致肾衰 。

5.关节红肿热痛 , 局部如何处理?
冷敷:出现痛风关节红肿热痛的现象可以通过冷敷的方法来缓解 。 冷敷可以让血管收缩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继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
6.痛风急性发作期止痛药物有哪些?
药物治疗是痛风急性发作最有效、最快的方法 。 有一部分患者会存在一个误区 , 认为是药三分毒 , 疼痛发作后先想着自己忍一忍 , 尽量选择不用药 , 但是痛风发作时疼痛程度非常剧烈 , 难以忍受 , 最后还会选择服用止痛药物 , 止痛药是尽早使用效果更好 。 最好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 。
根据《中国痛风诊疗指南》的推荐急性发作期可供选择的药物有三大类: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
(1)秋水仙碱:首选的预防复发的药物是秋水仙碱 , 剂量为每次0.5 mg , 每天1~2次 。 建议在疼痛发作12小时内开始服用 , 一般24~48 小时内会明显见效 。 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下降 。 注意该药可能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 , 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
(2)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 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 , 在早期足量使用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但是有胃肠道溃疡、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 。
对严重痛风、剧烈疼痛者 , 可联合用药:比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 , 或者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不提倡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激素的联合 , 因为二者对胃肠黏膜的损害都很明显 , 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