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打造区域龙头典范 让群众更有“医”靠

近年来 , 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 , 晋江市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通过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软硬件水平等举措 , 全面提升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 , 从一家小小的县医院 , 发展成为人民满意的龙头医院 , 并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迈进 。
硬件提质软件升级群众拥有更多就医获得感
金秋十月 , 盛夏的绿意逐渐褪尽 。 走进晋江市医院(罗裳院区) , 依旧一片绿意盎然 。 明亮洁净的门诊大楼配有齐全的便民设施 , 琳琅满目的自助设备加上现代化的手机掌上医院 , 高超的专业技术配有精准的仪器设备……患者可在优美、温馨的环境中 , 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保障 。
这个占地303.2亩的新院区 , 足足比老院区(爱国楼院区)大了将近9倍 。 对于初次来访的患者 , 往往伴有一段院内“迷路”的经历 。 更有群众惊叹 , “不敢想 , 这会是一个在县级市的医院 , 空间环境、设施配备 , 甚至比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都要好 。 ”
诚然 , 与20年前相比 , 晋江市医院的就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纵观医院发展史 , 医院经历了无固定办公“落脚点”到几座简易平房 , 再到旅菲华侨捐建“爱国楼”的风雨历程 。
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打造区域龙头典范 让群众更有“医”靠
文章图片
医院硬件条件全面升级 。 晋江市医院供图
2002年 , 老院区的病房综合大楼建成投用 , 标志着医院发展史迎来重要的里程碑 。 此后 , 医院在医、教、研、防等方面取得全方位突破性发展 。 然而 , 就在医院就诊量与日俱增的同时 , 空间小、床位紧缺、停车不便等因素 , 已逐渐满足不了群众的就医需求 。
2021年1月31日 , 晋江市医院(罗裳院区)建成投用 , 不仅空间成倍扩大 , 床位数量增加至1432张、停车位足足有1600多个 , 而且就医流程更便捷、空间布局更合理、环境更舒适 , 大大提高了患者来院就医的体验 。
“目前 , 我们医院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区域内最高水平 。 ”陈铭表示 , 在“硬件”上 , 医院环境大幅提质 , 迈入省内一流现代化花园医院水平;在“软件”上 , 医疗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 , 力争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满意 。
走进门诊大厅 , 宽敞的门诊大厅内 , 志愿者正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指引服务 。 “新院的环境和设施都非常漂亮 , 就是新环境还不熟悉 , 还好有‘红马甲’的帮助!”首次到院就诊的陈阿伯对良好的就诊体验竖起大拇指 。
这支“红马甲”队伍是医院服务中心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 , 常态化开展导医导诊、扶弱助残、爱心助老、公益义剪、音乐义演、绘本共读等志愿服务 。 与此同时 , 医院服务中心还关注“一老一小”延伸服务 , 开设“妈妈小屋”“七色花”主题童话屋 , 为哺乳期妈妈和孩子搭建温馨港湾 。 2021年1月 , 医院服务中心获评国家卫健委“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科室”;2021年3月 , 获评福建省巾帼文明岗 。
大胆革新嫁接高端就医不再“北上南下”
“没想到现在不用去上海 , 在晋江就能享受上海专家的诊疗 , 真是感激不尽 。 ”时隔一年 , 来自安溪的李女士对上海六院专家徐建广 , 以及晋江市医院骨科医生们依然充满感激 。 其父因脊柱疾病 , 被病痛折磨多时 , 得到了专家徐建广的救治 。
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 , 如今能在“家门口”享受看名医的待遇 , 正是晋江市医院高位嫁接优质医疗资源 , 全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的一个缩影 。
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打造区域龙头典范 让群众更有“医”靠
文章图片
上海六院常驻专家查房 。 晋江市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