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秋天一定要吃一次这种肉,赶走秋乏、补充精力,效果特别好~

猪肉|秋天一定要吃一次这种肉,赶走秋乏、补充精力,效果特别好~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 猪肉是最常见的肉类食物 。 红烧肉、回锅肉、小炒肉…一道道“硬菜”不仅蕴含了中华美食文化 , 更包含着不少健康知识 。
01
猪肉秋补最合宜
猪作为“六畜”之一 , 有悠久的饲养和食用历史 , 除了味美 , 中医还认为 , 猪肉属于偏补的食材 。
【猪肉|秋天一定要吃一次这种肉,赶走秋乏、补充精力,效果特别好~】《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猪肉可以“补肾液 , 充胃汁 , 滋肝阴 , 润肌肤 。 ”意思是说 , 适量食用猪肉能滋补肝肾 , 增加胃液分泌 , 润泽皮肤 。
因此 , 猪肉也是十分适合秋季滋补的食材 。
不过 ,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猪肉的脂肪含量过高、不利于健康 , 因而不愿意选择 。 但事实上 , 这是一种误区 。 在动物肉中 , 不同部位的肉脂肪含量差异也是很大的 。
我们平时经常吃的五花肉确实脂肪含量较高 ,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肥肉比例太大了 , 甚至瘦肉纤维的缝里都堆积了脂肪 。

但是 , 对于猪里脊肉和通脊肉来说 , 它的的脂肪含量只有6%~8% , 和鸡腿肉相当 。
而猪后臀、前臀、肘棒等部位去掉皮或肥肉也都是上好的瘦肉 。
所以说 , 猪肉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油腻” , 反而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锌和硒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 。
而猪肉中所含维生素B1 , 更是可以达到其他肉类的4~8倍之多 , 这可是个极大的优点 。 要知道 , 维生素B1可是能量代谢中超级重要的辅助因素 。
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B1 , 很容易出现疲劳的问题 , 甚至没干什么事就感觉疲劳不堪 , 还会有情绪沮丧、思维迟钝、肌肉疼痛或麻木等不适症状出现 。
当我们学习和工作压力太大、头脑无法思考的时候 , 不妨吃点猪肉 , 或许会有改善哦~
所以说 , 没有不好的肉 , 只有不会吃的人 。
02
不同部位的猪肉怎么吃

里脊肉
里脊肉是猪背上的一条肉 , 呈条状 , 为猪瘦肉中最嫩的部分 。

好的里脊肉色泽红润 , 质地较紧 , 非常有弹性 , 适合炒着吃、炸着吃、熘着吃 。

通脊肉
这也是非常好的一块肉 , 长在猪背上 , 呈条状 , 其颜色有些发白 , 肉质也很嫩 , 做法跟里脊肉类似 。


五花肉
这种肉长在猪的腹部 , 其肥瘦相间 , 鲜嫩多汁 。 好的五花肉肉质很有弹性 , 肉皮细嫩 , 肉色鲜红明亮 。

买五花肉时最好买肥瘦分明 , 且肥瘦厚度差不多的 , 适合红烧 。

臀尖肉
臀尖肉是猪屁股上的肉 , 好的臀尖肉是浅红色的 , 富有弹性 , 适合做肉丁、肉丝 。
03
猪肉好吃 , 这类人要小心
《本经逢原》中提醒猪肉“助湿生痰 。 ”这意味着 , 体内有湿热的人不适合吃猪肉 , 特别是肥腻的猪肉 。

不过 , “燥痰干咳”的人可以适量多吃些猪肉 , 因为《本草备要》中提到:“猪肉生痰 , 惟风痰、湿痰、寒痰忌之 , 如老人燥痰干咳 , 更须肥浓以滋润之 , 不可拘泥于猪肉生痰之说也 。 ”
此外 , 服用中药的人也要注意不可多吃猪肉 。
《本草经集注》中提示:“服药有巴豆 , 勿食猪肉 。 ”
《滇南本草》中记载猪肉反乌梅、大黄等 。
《本草纲目》中记载猪肉不但反乌梅 , 还反桔梗、黄连、胡黄连等药材 。
最后 , 猪肉好吃也不能贪多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进食畜禽肉以300~500克为宜 。 换算一下大约每天吃40~75克即可 , 也就是三五块肉的量 , 要记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