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山改田”节水抗旱稻再创佳绩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节水节肥又降碳 , 平均亩产突破532.1公斤——
建德“山改田”节水抗旱稻再创佳绩
建德“山改田”节水抗旱稻再创佳绩
文章图片
本报讯(建德微融圈邵悦采访人员胡月华)“今年长时间干旱高温 , 给种植增加了难度 , 但是水稻产量这么高 , 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建德市杨村桥镇相关负责人说 。
近日 , 经中国水稻研究所和省市农业专家的测产验收 , 杨村桥镇杨家水库家庭农场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旱优73”平均亩产达到532.1公斤 , 其中一块攻关田单产达到578.8公斤/亩 , 尤其是在今年长时间干旱高温气候条件下 , 仍获得较高产量水平 , 是建德市粮食生产的突破 , 为垦造耕地水稻种植 , 提高全市粮食水平提供了有效实践 。
“‘山改田’水稻一直在种 , 往年的亩产量最多在400公斤左右 , 今年改用节水抗旱稻‘旱优73’平均每亩上涨100多公斤 。 ”杨村桥镇农办主任钱静介绍道 。
节水抗旱稻“怎么种” , 又“如何增收”?杨村桥镇给出了答案:杨家水库家庭农场是杭州市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高效栽培示范基地 , 种植了50亩节水抗旱稻“旱优73” 。 在杭州市、建德市专家的多次指导下 , 采用施肥、翻根、覆膜、浇水、播种等八项一体化机器覆生物降解膜 , 以及在旱地上直接撒播种子等配套技术 , 加强精细、高效田间管理 , 取得了新的种植突破 。
据了解 ,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同时具备水稻高产优质、旱稻节水抗旱特性 , 既可节约灌溉水50%以上、节肥三成、减少使用2-3次农药、节省劳动力 , 又可降低稻田主要温室气体成分甲烷的排放量90%以上 , 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农业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
此次实割测产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组成的专家验收组 , 严格遵照浙江省水稻测产验收规范操作 , 随机抽取三块地全田收割测产 , 经取样、装袋、脱粒、去杂 , 测定水分 , 面积丈量等环节 , 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
建德“山改田”节水抗旱稻再创佳绩】目前建德垦造耕地面积较大 , 已超过6万亩 , 下一步还将扩大“旱优73”的推广面积 , 不断扩大播种面积 , 扛稳粮食生产安全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