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OK镜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能缓解家长的近视焦虑吗?

「财智头条」OK镜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 , 能缓解家长的近视焦虑吗?
「财智头条」OK镜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能缓解家长的近视焦虑吗?】最近 , 一则集采消息引发眼科上市公司股价集体跳水 。
「财智头条」OK镜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能缓解家长的近视焦虑吗?
文章图片
10月26日 , 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通知 , 拟于近期开展20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 组织开展信息填报工作 。 其中 ,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用于视力矫正和近视控制 , 俗称OK镜)首次纳入集采 。
OK镜为何成为爆款?
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 , 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2.7% ,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列世界第一 , 患病人数超1亿 。
在家长的近视焦虑下 , 各路防治近视的“神药”“神器”层出不穷 , 从一副动辄三五千、与近视框架眼镜类似的近视离焦镜 , 再到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哺光仪 , 以及低浓度阿托品、OK镜 , 都成为家长们竞相咨询的对象 。
相较饱受争议、且还未在国内经过临床试验成功上市的“网红神药”低浓度阿托品 , OK镜则因“让孩子在睡梦中降低近视” , 戳中许多家长既不希望孩子白天戴眼镜、还能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痛点” 。
因此 , 在全球近视率逐年攀升的当下 , OK镜成为了眼科器械中的爆款产品 。 据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援引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称 , 到2023年角膜塑形镜渗透率在国内有望达到2%左右 , 复合增长率达30% 。
「财智头条」OK镜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能缓解家长的近视焦虑吗?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OK镜” , 即角膜塑形镜 , 英语名为Orthokeratologylens , 是一种采用塑形方法暂时改变角膜形态、达到暂时性矫正屈光不正预期目的的硬性透气接触镜 。
由于硬性角膜接触镜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 , 具有较高的准入壁垒 , 因此 , OK镜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
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 , 目前国内有五家企业生产OK镜 , 涉及的上市公司为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 。 其余10家均为进口厂商 。
作为国内“OK镜第一股” , 欧普康视是第一个获得国产OK镜牌照的公司 。 其更是凭借高单价、高毛利、一年一换的高复购率模式 , 助其股价在4年内翻了近5倍 。 2021年欧普康视的OK镜销售量为63.45万片 , 毛利率高达89.66% , 直追贵州茅台91.54%的毛利率 , 被称为“眼科茅台” 。
“一年花费近2万元”
与此前已宣布集采的种植牙一样 , OK镜也是消费者重点投诉的产品 , 它们都具有市场需求广泛、收费不规范、费用高等特质 , 民众降价呼声较高 。
据媒体援引的招银国际研报截图显示 , 一副成本为400元的OK镜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演变到了10000元/副 , 这还不包含冲洗液、护理液等附加费用 。 算上OK镜有更换周期 , 连续佩戴OK镜的价格不菲 。
「财智头条」OK镜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能缓解家长的近视焦虑吗?
文章图片
图源:央视财经
高昂的价格造就了相关上市公司的高利润率 。 国盛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提到 , 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 。 根据财报数据 , 2020-2021年 , 欧普康视的角膜塑形镜的毛利率分别为90.21%、89.66% 。 同期 , 爱博医疗的毛利率达74.73%、83.95% 。
相比之下 , 爱尔眼科的视光业务占比较小 , 而OK镜也只是视光业务的其中之一 。
与种植牙的逻辑类似 , 针对OK镜的收费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医疗服务的收费 。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表示 , OK镜不是太阳镜 , 验配高度个性化 , 产品和相应的医疗服务多元化 , 包含了初检、试戴、调整、定制、每月复查、镜片维护以及万一出现并发症后的及时诊治处理 , 在集采和竞争中收费模式必然会趋于更合理 。 医生的技术价值、全程的劳务价值、医院的品牌价值 , 都会得到应有的体现 。 “以前是打包收费 , 以后会不会分开定价?都不清楚 , 但无论如何 , 肯定让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维护 , 因为只有合理的模式才能可持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