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及阻断策略( 三 )


4、系统性因素:包括儿茶酚胺 , 性激素 , 其他激素 , 年龄 , 性别 , 肥胖等 。
5、微生物组:包括肠道微生物 , 口腔微生物 , 循环微生物等 。
宿主外在因素
1、环境暴露:包括食物和水质污染 , 化学和工业暴露 , 居住环境暴露 , 空气污染 , UV辐射 , 宠物等 。
2、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种族不平等 , 抑郁/焦虑 , 心理和精神压力 , 社会经济不平等 , 性别歧视等 。
3、生活方式:包括吸烟 , 吸毒 , 药物治疗 , 外科手术 , 体育活动 , 酒精摄入量 , 饮食和膳食补充等 。
4、微生物因素:包括病毒 , 病原微生物 , 居住环境微生物污染 , 环境非致病性微生物等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 对宿主内在和外在因素了解的不断增加 , 证实了其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性 。 在ICB应答过程中 , 这些因素对个体和整体具有何种意义 , 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 多项研究已经开发了框架和数学模型 , 以更全面的了解肿瘤免疫以及ICB应答 , 为治疗决策提供帮助 。
肿瘤和抗肿瘤免疫的共同进化
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背景下 , 肿瘤和免疫微环境的共同进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了解这些共同进化 , 有助于明确ICB耐药机制 。
肿瘤进化:由正常组织、癌前病变 , 逐渐向侵袭性肿瘤、晚期及转移性肿瘤进化 。 接受ICB治疗后 , 可从应答向耐药进化 。 肿瘤内在因素:由低突变负荷、低频病原微生物组 , 逐渐向突变负荷升高、多克隆性、信号和代谢通路激活、PD-L1表达、胞外囊泡释放、促肿瘤免疫细胞聚集、低氧状态、肿瘤基质激活、高频病原微生物进化 。
肿瘤外在因素:由不存在系统免疫缺陷、低系统性炎症、致癌物质无或低水平暴露、高纤维饮食、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 , 逐渐向免疫抑制状态、系统性炎症、致癌物质高水平暴露、低纤维饮食、肠道微生物失衡进化 。
ICB的潜在毒性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具有一套复杂的平衡系统 , 对病原体(或肿瘤)提供有效应答的同时 , 保持自身非肿瘤组织和共生物的耐受性 。 ICB会破坏这种稳态平衡 , 导致自我耐受性的丧失以及错误的、非肿瘤导向的免疫反应 , 从而引起irAEs(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 。 目前我们对于irAEs的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了解 。 目前公认的有六种机制 , 分别是:
1、自我耐受性的丧失 , 表现为自体反应性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
2、分子模拟学说 , 即自体组织肽模拟;
3、抗原表位扩展 , 即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了额外的抗原(可能是自身抗原) , 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 , 从而攻击正常组织;
4、局部或系统性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5、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 , 这也是垂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
6、亚临床炎症 , 先前存在的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会被放大 。
小结
肿瘤免疫治疗的诞生 , 能使部分原本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 可惜的是 , 能获益的患者数量仍然有限 。 充分了解宿主内在和外在因素在ICB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 , 能有助于解决ICB治疗的局限性 , 从而改善疗效 , 给患者带来真实获益 。
参考文献:
1.MoradG,HelminkBA,SharmaP,WargoJA.Hallmarksofresponse,resistance,andtoxicitytoimmunecheckpointblockade.Cell.2021Oct14;184(21):5309-5337.doi:10.1016/j.cell.2021.09.020.Epub2021Oct7.Erratumin:Cell.2022Feb3;185(3):576.PMID:34624224;PMCID:PMC8767569.
2.BenjaminShibru1?,DetectionofImmuneCheckpointReceptors–ACurrentChallengeinClinicalFlowCytometryFront.Immunol.,01July2021|https://doi.org/10.3389/fimmu.2021.69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