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摆烂”竟是为了保命,《自然》揭示大脑如何操控这一切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当我们生病、感觉浑身不舒服时 , 常常会变得不想吃东西、不想喝水 , 也不愿走动 。 这些行为改变都属于科学家所称的“生病行为”(sicknessbehavior) 。
生病时“摆烂”竟是为了保命,《自然》揭示大脑如何操控这一切】这类生病行为可能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 , 但事实上 , 当我们或其他动物受伤或遭受病原体感染时 , 这些行为起到了节能的作用——节省代谢耗能 , 将能量留给免疫应答 , 因此对于个体的生存至关重要 。 相反 , 动物在生病时被迫进食 , 死亡风险明显上升 。
不过 , 这类极其普遍的生病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大脑又是如何协调这种不想吃喝、只想躺平的欲望?近期 , 《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在小鼠实验中揭开了其中的神经机制:脑干中一组特殊的神经元调控了不同的生病行为 , 导致生病时不想吃喝、走动 。 这项研究将炎症与神经通路对行为的调控直接联系起来 , 为理解免疫系统与大脑的交互提供了新的观点 。
生病时“摆烂”竟是为了保命,《自然》揭示大脑如何操控这一切
文章图片
“对于大脑在感染中扮演的角色 , 我们的理解还处在早期阶段 ,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 , 洛克菲勒大学JeffreyM.Friedman教授说 , “但基于这些结果 , 现在我们有机会去探索:当我们生病时 , 脑部是什么样的?”
在最新研究中 , 作者决定找出小鼠生病行为背后的脑区 。 他们让小鼠接触脂多糖 , 作为细菌细胞壁的成分 , 脂多糖可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诱导生病行为 。
生病时“摆烂”竟是为了保命,《自然》揭示大脑如何操控这一切
文章图片
▲实验检测小鼠生病时 , 对食物、水的摄入和运动情况(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在注射脂多糖后不久 , 研究团队观察到:在小鼠脑干的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部位 , 一组表达神经肽ADCYAP1的神经元活动出现了峰值 。
进一步的检验证实 , 研究团队的确找到了正确的脑细胞:他们在健康小鼠体内激活了这些神经元 , 发现小鼠的进食、饮水、走动都减少了 。 相反 , ADCYAP1神经元被抑制 , 脂多糖对这些行为的影响明显减弱 。
生病时“摆烂”竟是为了保命,《自然》揭示大脑如何操控这一切
文章图片
▲研究揭示了诱导生病行为的ADCYAP1神经元(图片来源:洛克菲勒大学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此前人们不知道 , 调控这一系列行为的是否为同一组神经元 , ”Friedman教授说 , “我们的发现令人意外:单独一组神经元群体就能调控每一种生病行为 。 ”
不过 , 对于这一脑干区域参与调控生病行为的结论 , 作者并不是很惊讶 。 在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这里 , 血脑屏障并不存在 , 这使得血液中的循环因子可以直接向大脑传递信息 。 “这个脑区成为大脑的警报中心 , 将关于厌恶、有害物质的信息传递给大脑 , 而这些信息会减少食物摄入 。 ”Friedman教授说 。
生病时“摆烂”竟是为了保命,《自然》揭示大脑如何操控这一切
文章图片
▲出现生病行为时 , 脑部神经活动的变化(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接下来 , 研究团队计划基于这些发现 , 去探索调控进食行为的生理信号和神经回路 。 他们尤其感兴趣的是 , 为什么一些经过编辑变得贪吃的小鼠 , 在细菌感染后也会停止进食 。 同时 , 科学家还计划研究其他脑区在生病行为中的角色 , 从而拓展我们对大脑功能的认知 。
“我们研究了一个脑区 , 但还有很多其他脑区在免疫应答中被激活 。 这为全面理解感染时的大脑功能打开了一扇门 。 ”论文第一作者 , 目前任职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AnojIlanges博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