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父亲的水稻田”再传喝彩声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曾经臭气熏天的养鸭场成了研学基地 , 中科院院士、城里高中生也慕名而来
衢州“父亲的水稻田”再传喝彩声
乡村如何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 , 项目发起人有了更多的思考
衢州“父亲的水稻田”再传喝彩声
文章图片
衢州“父亲的水稻田”再传喝彩声
文章图片
衢州“父亲的水稻田”再传喝彩声
文章图片
衢州“父亲的水稻田”再传喝彩声
文章图片
2014年 , 衢州籍作家周华诚在老家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众筹项目 , 邀请生活在城市的人和他一起 , 走进老家常山的稻田 , 感受春种秋收 , 记录农耕生活 。 去年父亲节周华诚把“父亲的水稻田”由一块变成了一片 , 邀请更多农民父亲一起参与 , 成为共富路上的有力实践 。 这方水稻田也成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直播点 , 不同时节 , 会有水稻博士、文学爱好者、家长孩子等 , 和农人父亲一起 , 给我们记录最朴素的传统农耕 , 展现最真实的乡景乡情 。
“父亲的水稻田”位于衢州市常山县天马街道天安村 , 10月底 , 这片水稻田再次传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令兵的喝彩声——“朋友来常山 , 来到我的家 , 稻浪金灿灿 , 丰收喜连连 , 生活比蜜甜!”
稻花飘香 ,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稻友”和衢州常山当地师生齐聚浙西小村天安村 , 在一阵阵“好哇!好哇!”声中 , 感受颗粒归仓的喜悦 。 作为项目发起者 , 周华诚更欣慰的是 , 在这个秋收季节 , 这篇写在大地上的“作品” , 正在变为现实 。
曾经的养鸭场
成了研学基地
在“父亲的水稻田”这一项目发起之前 , 从常山天安村走出去的周华诚和多数离开家乡的年轻人一样 , 只有重要的节日与较长的假期才会回家 , 与父母可聊的话题 , 也不多 。 “我说的他们听不懂 , 他们说的我没兴趣 。 ”但是 , 稻田 , 缩短了周华诚与父亲的距离 , 也拉近了城市和乡村的距离 。
这几年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一直在近距离观察这块“父亲的水稻田”:从一个父亲参与变成数十位父亲参与 , 由一块稻田变成一片稻田 , 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 。
4个多月前 , 在“父亲的水稻田”基地 , 连同秧苗一同下种的 , 还有文化 。 “只有注入文化的力量 , 才能让农村激发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 ”上次见到周华诚时 , 他这样说道 。
这次来到天安村 , 大家都被基地旁边一排砖木结构的低矮建筑所吸引 , 这里曾是臭气熏天的养鸭场 , 如今有村集体一起入股 , 把“鸭棚”变成了“学棚”——成了研学工坊 , 可以满足孩子们的课程体验 , 还增设碾米工坊、酿酒工坊等 , 有了更多互动区 。 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寻田间地头的奥秘 , 感受一粒米到一碗饭的全过程 , 让他们与这片土地变得亲密起来 , 对于稻田的认知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
中科院院士来了
杭州的高中生也来了
这次来常山采访前 , 周华诚在朋友圈分享了两个讯息:中科院院士来了 , 杭州的一批高中生来了 。
10月24日 , 生态环境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来到“父亲的水稻田”走走看看 。 得知春夜里农民都打着手电下田捉泥鳅 , 春天稻田翻耕时 , 无数白鹭跟随机器飞舞捕食蚯蚓、泥鳅 , 朱院士非常高兴 , 他认为这样的耕作方式 , 对土壤、环境非常友好 。
从两三百公里之外慕名而来的 , 还有杭州上海世外中学的一批高三学生 。 来之前 , 学校和课题组的老师也很用心 , 专门给学生们设置了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