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沙马拉达乡铁口村万亩花椒及生猪代养种养循环产业园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新能源光伏项目规模化推进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航拍光明镇阿吼新村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喜德县重大项目施工现场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喜德县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喜德县红莫镇回龙村现代农业产业园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
文章图片
小相岭风光 。
□文/凉山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刘昌宁图/由喜德县委宣传部提供
转战乡村振兴 , 喜德县逐步实施“打造一核、发展一带、开发一片、带动全县”战略部署 , 全面构建“农业升级、工业转型、文旅突破、基础夯实、治理有序、文明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 应时而动 , 乘势而上 , 在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 , 在区域竞争中厚植优势 ,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喜德新篇章 。
“打造一核”
构建以县城为核心的现代城镇体系
“十四五”时期 , 喜德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 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城镇魅力 , 用更高水平的城镇化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当前 , 该县正逐步打造以县城建设为引领 , 辐射带动冕山镇、且拖乡、两河口镇、贺波洛乡同步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 形成“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生态宜居阳光康养”集镇圈 , 树立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 。
具体实施中 , 喜德县高位推动县城规划 , 扩大县城规模 , 推进县城功能完善 , 提高县城服务能力 , 提升县城品质 , 完善县城通讯、教育、医疗、公共交通、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以县城建设带动冕山镇、且拖乡、两河口镇、贺波洛乡协同发展 ,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提高集镇综合承载能力 , 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 , 塑造“彝族老家”风貌 。
以推动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为引领 , 结合温泉、阳光、生态等优势 , 制定支持建设重点城镇政策措施 , 重点布局温泉特色小镇、产业新城、小相岭景区旅游开发、光明镇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 , 引导产业和要素集聚 , 打造集生态农业、康养休闲、安居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彝族老家”核心区 。
“发展一带”
打造以孙水河流域两岸为主干的产业经济带
孙水河 , 流经喜德县多个乡镇 , 沿岸民族文化厚重 , 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便捷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 是喜德产业发展优势集中区 。
“十四五”时期 , 喜德依托孙水河流域两岸资源禀赋 , 正积极打造文旅相融、产业集聚、绿色低碳、创新开放的经济带 , 并建设沿孙水河流域两岸特色农林产业带和民族特色文旅产业带 。 同时 , 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交通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 , 把冕山镇建设成“彝族老家”经济发展新“高地” 。
米市水库位于孙水河上游 , 喜德将以水库建设为契机 , 坚持“农文旅”结合 , 统筹山、水、林、湖、路、民俗文化等资源 , 把米市镇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农业经济、彝族风情为一体的“彝族老家”新“亮点” 。
喜德重塑发展格局绘就壮丽新篇】同时 , 喜德将在孙水河沿岸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 规模种植有机蔬菜、优质水果、花卉和特色中药材等 , 打造孙水河两岸高标准万亩产业园 。 配套建设冕山云计算水电消纳园区、冷链物流园区、建材园区以及油橄榄种植加工循环园区 , 搭建完善“彝族老家”特色有机农产品电商物流平台 。 通过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融合 , 把孙水河流域产业经济带打造成“彝族老家”重要经济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