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之星元气星早餐 探秘武汉的清晨,揭开”过早“的面纱

武汉是慢悠悠的
街道上遍布宽窄巷子和旧房子
老街道里叫喊售卖着各种面食
码头 , 江滩 , 跨江大桥
顺着一声声叫喊 , 一阵阵飘香体味一场“过早”
体味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温柔碰撞
01一场“过早” , 一场舌尖上的极致体验
过早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 , 尤其以武汉、黄石、襄阳、宜昌、随州等地也有此俗称 。 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 , 受到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影响 , 长时期的积累 , 人们养成了出门“过早”的习惯 。 而“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 。 而武汉的早点 , 又以种类多、搭配妙、做法绝、价不高、吃得饱为特色 , 因此有人认为“不食武汉味 , 妄谈有美味之妙称” 。
武汉地处华中平原 , 长江穿城而过 , 作为很早就开埠的内陆港口 , 码头文化直接催生了过早的原始形态 。 100年前 , 每当天蒙蒙亮 , 码头就开始忙碌起来 , 需要装卸各种货物 , 承载运力的码头工人蜀黍萌就需要补充大~~量~~的热量 。
还有什么能比重油重盐重碳水的一顿早餐更抗饿呢?也只有这样 , 以此为生的蜀黍们 , 才能够在清晨完成那么多的体力活儿 。
锦江之星元气星早餐 探秘武汉的清晨,揭开”过早“的面纱
文章图片
当然啦~硬核的武汉早餐逐渐发展到现在 , 地位甚至已经可以跟正餐分庭抗礼 , 种类之多 , 可以一个月不重样 。 酥脆的面窝 , 金黄的油香 , 圆滚滚的糯米鸡.……
与广州人坐在茶楼里 , 边饮早茶边吹水的慢节奏不同 , 武汉人通常来不及坐下来慢慢吃 。
边走边吃是武汉早餐的一大特色 , 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热干面、豆皮、面窝穿梭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 。
这也被描述成武汉每天一次的全城运动——过早 。
锦江之星元气星早餐 探秘武汉的清晨,揭开”过早“的面纱
文章图片
武汉人将吃早点叫做“过早” , 一个“过”字 , 便看出这儿的人们对早餐的态度 , 随意的风格中透着郑重其事的意味 , 由此汇集成独特的过早文化 。 每天早上 , 一句简单的“你过早了冇” , 这就是武汉最简单的亲切问候 。
过早 , 武汉早餐的方言 , 早餐对人类实在太重要了 , 一日之计在于晨 , 一天要饱满的精神 , 上学 , 上班 , 早餐吃得好 , 吃得饱 , 必不可少 , 对于武汉来说 , 快 , 也是一个要求 , 对于赶时间的学生或者上班族来说 , 吃得快 , 吃得饱 , 热干面是最佳选择 。
02顺滑润口 , 面香绵长
独特硬核酣畅
清晨 , 芜杂如迷宫般的大街小巷 , 都弥漫着一股芝麻酱香味 , 勾起你的馋虫 。 排队买了 , 吃上一口 , 淡淡的芝麻香味 , 溢满口腔 , 爽脆的配菜 , 清新可口 , 面条根根劲道 , 爽口滑溜 。 一种踏实的幸福感 , 就会如这股绵绵的鲜香味 , 流过心头 。
家门口 , 巷子里的老面馆 , 喊一声“老板下碗热干面 , 多把点芝麻酱” , 老师傅就会将掸好的热干面在沸水中烫个七八秒钟捞出 , 再浇上芝麻酱和卤水 , 拌上各式酱料 。
自己再根据个人喜好浇上辣椒油、酸豆角、酸萝卜和葱花 , 上下翻飞拌匀 , 瞬间芝麻酱的香气就都散开了 。
热干面讲究三转九拌 , 它的核心要点就是多搅拌 , 一是防止结块儿 , 二是让面条均匀地裹上酱料 , 越拌越好吃 。
拌好的热干面根根筋道 , 黄而油润 , 酱汁浓香~
锦江之星元气星早餐 探秘武汉的清晨,揭开”过早“的面纱
文章图片
面条纤细 , 根根筋道 , 色泽黄而油润 , 滋味鲜美 。 其既不同于凉面 , 又不同于汤面 , 质量上乘者 , 上口时香气浓厚 , 耐嚼有味 , 具有独特的风味 。 若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 , 更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