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减肥训练营:“只要不死在里面,都不是事儿”( 三 )


出生于2002年的章濛 , 从小到大都是“胖女孩” , 减肥前 , 她的体质指数(BMI)超过28 , 按标准属于肥胖 。 她管不住嘴 , 爱吃高糖高热量食物 , 尝试过跑步减肥 , 却总是不了了之 。 今年暑假 , 她的父母给她报名了广东佛山一家减肥训练营 。 减肥训练营可以提供一个他律的环境 , 这一特点也在营销中被放大 。 一些机构的短视频中 , 会显示教练跑到寝室喊学员起床 , 也有的教练“接到举报” , 深夜到寝室突击检查 , 发现学员在偷偷吃小龙虾和披萨 。
【疯狂的减肥训练营:“只要不死在里面,都不是事儿”】“签约减重 , 无效退款” ,多家训练营都承诺学员在28天或30天内减掉体重的8%~10% , 给学员卸下了心理压力 , 这也成为另一种常见的营销套路 。 阿磊分析说 , 他不建议大家迷信这类合同 。 这类合同有一个先决条件:不能违反减肥训练营的任何规定 , 比如不能请假、迟到、旷课、偷吃等 , 几乎很少人能做到 。 减肥训练营在与学员签了合同后 , 几乎都不会像前期承诺那样 , 真正做到无效退款 。
多位业内人士提醒学员注意低价引流 。 顾西报名山东临沂的减肥训练营 , 便是被价格打动 , “一个月只要2000多元 , 省钱 , 还能减肥 , 我就去了” 。 阿磊指出 , 从运营成本来看 , 这类机构想要挣钱 , 大多会以牺牲学员训练、住宿、餐食的质量为代价 。 比如 , 一些机构只是简单改造租来的房间 , 可能都没有独立卫浴 , 餐食上给学员吃更便宜的水煮菜 。 阿磊在社交平台直言低价竞争乱象 , 一位同行留言 , “价格战、过度虚假宣传 , 把行业做得乌烟瘴气” 。

北京顺义一家减肥训练营 , 一些学员在有氧训练厅训练 。 摄影/本刊记者 杨智杰
科学性存疑
第二次参加减肥训练营时 , 顾西所在营地大概有四五十位学员 , 年纪最小的只有8岁 , 年纪大的有40多岁 。 大家胖瘦不一 , 最胖的学员390多斤 , 最瘦的只有120多斤 。 他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上一节1小时的燃脂有氧操 , 晚上还有一节动感单车课 。 她注意到 , 所有人都是一起上团课 , 教练只是提醒390斤的学员和8岁的孩子降低运动强度 。
阿磊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 , 大小体重的学员一起训练 , 如果团操的强度是体重100斤的学员能接受的程度 , 200斤的学员就容易跟不上 , 或受伤 。 反之 , 团操节奏适合体重200斤左右的学员 , 100斤的人就会训练不到位 。 但划分大小体重学员 , 意味着每节团课都要针对不同学员分两个班 , 占两个教室 , 配两组教练 , “从成本看是不划算的 , 一些不规范的机构干脆就不做区分” 。 《中国新闻周刊》咨询国内多家减肥训练营 , 只有一两家机构划分课表 , 其余都是所有人上大课 。
减肥训练营到底能不能帮助减重?多位参加过训练营的学员和机构教练的答案是 , 可以 。 顾西第一次参加训练营 , 50天瘦了40斤 。
“大家去之前都不运动 , 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 吃得又少 , 至少在前一两周 , 体重都会明显下降 。 ”顾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在训练营 , 早饭只有一瓶牛奶、一个鸡蛋 , 还有被切成6小瓣的苹果 , “你只能拿一瓣 , 如果你减得比较好 , 就能拿两瓣” 。 中午一荤两素 , 一份汤 , 其中一个素菜是拍黄瓜这类凉菜 , 还有一份分量不大的主食 。 顾西吃不饱 。 “也没有人不让我们吃太多 , 但每天早上大家都要称体重 , 必须保证比前一天瘦 , 所以我也不会吃太多” 。 顾西说 。
一位不愿具名的减肥训练营教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目前国内大部分机构的课程都以有氧运动为主 。 因为不少机构和学员签约减重 , 保证一个月瘦二三十斤 , 一些人生活节奏比较快 , 平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减肥 , 想立马见到效果 。 “每天高强度有氧运动 , 比如跑步、跳操 , 再加上限制饮食 , 是可以实现这些承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