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减肥训练营:“只要不死在里面,都不是事儿”

疯狂的减肥训练营:“只要不死在里面,都不是事儿”

文章图片

疯狂的减肥训练营:“只要不死在里面,都不是事儿”

文章图片

疯狂的减肥训练营:“只要不死在里面,都不是事儿”

一次动感单车课后 , 顾西一瞬间浑身难受 , 她蹲下又起身 , 想赶紧回宿舍休息 , 刚走到教室窗户边 , 就晕倒了 。 再醒来 , 她发现自己还躺在地上 , 教室里空无一人 。 这发生在2022年夏天 , 她第二次参加山东临沂的一家封闭减肥训练营期间 。 顾西今年33岁 , 身高1米7 , 入营前体重约230斤 。 她起初没想追究机构责任 , 只是提醒教练要重视 。 “这事说严重也很严重 , 如果一个人有突发疾病 , 人都没了 。 ” 顾西说 。
但随后一位教练推卸责任 , 和顾西在宿舍吵了起来 。 顾西报了警 。 警察调取的现场监控显示 , 她晕倒了大约15分钟 , 教练没有发现 , 身边甚至走过三四个人 , 都无人主动上前帮忙或者找人急救 。
“28天包吃包住 , 还能让你拥有好身材 , 到底是什么好地方?”“入营前360斤 , 瘦了170斤怎么样” , 各类短视频平台上 , 减肥训练营充满诱惑的宣传口号 , 配合反差强烈的减重前后体重对比图 , 正争夺肥胖人群的注意力 。 与此同时 , 近年来 , 减肥训练营导致学员猝死的悲剧 , 不时出现在大众视野 。 今年5月底 , 22岁的抖音网红博主“翠花”在陕西华阴一家减肥训练营内猝死 , 再次使减肥训练营陷入舆论漩涡 。
“现在全国将近1000家减肥训练营品牌 , 几乎就在近五年爆发式增长起来 。 ”冯磊说 , 他是上海巅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巅峰重)联合创始人 。 这家机构成立于2005年 , 目前已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减肥训练营品牌 。 他坦言 , 目前行业鱼龙混杂 , 一些健身教练不给学员体检、进行风险评估 , 就简单粗暴带着学员训练 , 造成行业过去几年出现过一些严重事故 , 需要有关部门重视 , 制定准入规范 。

一家减肥训练营武汉基地 , 教练带学员上动感单车课 。 图/受访者提供
“造梦空间”
封闭式减肥训练营 , 一般是将有减肥需求的人集中封闭管理 , 通过高强度的运动训练 , 并在饮食上限制热量摄入 , 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减重目的 。 一个训练周期通常为28天或30天 , 费用从1000元到两三万元不等 。 减肥营不仅面向成人 , 未成年人也是重要客户 , 一些连锁机构会专门面向中学生 , 开设减肥夏令营、冬令营 。
今年以来 , 随着消费者对于高端消费趋于保守 , 越来越多的减肥训练营在短视频平台低价引流 。 阿磊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 , 2018年 , 他在无锡开办减脂训练营 , 如今在全国已开设四家分店 。 今年年初 , 他明显感觉到 , 各地冒出大大小小的减肥训练营 , 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 新冠疫情前 , 国内减肥训练营市场以中高端机构为主 , 价格至少每人每月七八千元 , 营地环境好 , 教练专业资质相对有保障 。
减肥训练营并非新事物 。 2001年 , 央视体育频道推出《早安中国》节目 , “减肥纪实追踪”是栏目版块之一 , 邀请一些超级肥胖者集中训练 , 真实记录减肥全过程 , 引发热议 。 2002年 , 一家名为北京宝迪沃健身俱乐部的公司成立 , 成为《早安中国》栏目的减肥训练合作方 , 同时推出国内最早的减肥训练营机构“早安中国减肥训练营” 。 2005年 , 冯磊和同学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毕业 , 看好国内运动减肥市场 , 联合创立巅峰减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