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异地获新生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沃土异地获新生
桐庐县规划资源局:“垦造提质”场景落地优质表土应剥尽剥
沃土异地获新生
文章图片

沃土异地获新生
文章图片

沃土异地获新生
文章图片

沃土异地获新生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王昭奕通讯员奚倩云钱婷
桐庐 , 八山半水分半田 。
土地资源匮乏背景下 , 既要保护耕地 , 又要大力推动新兴产业落地 , 难题显而易见 。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中 , 保护好耕地?如何在垦田造地的同时 , 实现珍贵表土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杭州空间智治平台最新推出的“垦造提质”场景给出了答案——数字化管理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 目前场景已在桐庐率先落地应用 。
沃土异地获新生】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 简单来说 , 就是将优质的耕作层土壤剥离 , 搬到异地“安家” , 让沃土剥离后重获“新生” 。 而数字化管理 , 则让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在时间压缩、流程规范、质量提升等方面实现了提质增效 。
“耕地被占用后若直接填埋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 科学规划后将耕地耕作层进行剥离再利用 , 能迅速提高耕地的质量 。 ”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郑润根表示 , 今年 , 桐庐通过数字化改革 , 深化“垦造提质”场景应用 , 对剥离项目开展线上全流程管理 , 实现表土剥离及再利用从线下到线上的变革 。
沃土搬家新探索数字场景来帮忙
今年6月 , 一车又一车的土壤被运进了钟山乡钟山村 。
钟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正国站在机耕路上 , 看着慢慢被沃土覆盖的耕地 , 笑在脸上 , 喜在心里:“来年 , 钟山村一定大丰收!”
这些“沃土”从何而来?又为何来到钟山村?
“这源于我们‘垦造提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搭建 。 ”桐庐县土地整治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波道出了“移土培肥”的原委 , “为了保护优质耕作土 , 我们以凤川街道为剥离点、城南街道堆场为存放点、钟山乡复垦项目为再利用点 , 贯通表土剥离—匹配—运输—存放—再利用全流程 。 ”
在凤川街道试点基础上实现耕作层剥离项目100%线上管理 , 目前 , 桐庐已将2022年实施的六个项目引入场景进行数字化管理 , 实施耕作层剥离面积373亩 , 剥离方量9.7万立方米 , 力争优质表土应剥尽剥、垦造项目应覆尽覆 。
“选择凤川街道为剥离点 , 是因为这里引进了很多新产业 , 必须占用部分耕地 , 而这些耕地有很好的耕作层 , 耕地质量等级很高 。 ”徐海波说 , 同时 , 原本靠着“石头经济”发展的钟山村 , 为了改善环境 , 正在积极推动良田复耕 , “让这些优质耕作层发挥最大价值 , 我们最终选择了钟山乡为再利用点 。 ”
具体而言 , “垦造提质”数字化管理平台就是对剥离项目开展底图化管理 , 立项方案、土壤检测报告进行线上审查 , 最大程度压缩时间成本 , 立项踏勘从原来的15天压缩到7天 , 方案联审从原来的10天压缩到5天 , 通行证办理从原来的7天压缩到2天 , 联合验收从原来的5天压缩到2天 , 全流程时限压缩了50%以上 。
“确定取土区、存放区和覆土区 , 确定剥离厚度和剥离方式 , 统筹安排剥离、存放、覆土……这些工作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加持下 , 能够更快捷 。 ”徐海波举了个例子 , “吉利桐庐动力电池项目的剥离 , 我们从接到任务至完成313亩9万立方米表土剥离仅用时25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