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恶心、呕吐,可能是胃轻瘫“搞的鬼”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恶心、呕吐,可能是胃轻瘫“搞的鬼”

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 , 据有关资料显示 , 2013年 ,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 , 而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中 , 存在大约50%的胃轻瘫 。
糖尿病胃轻瘫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 是糖尿病导致的胃动力不足和排空延迟 , 由于胃的收缩蠕动能力下降 , 不能研磨和溶解食物、药物并将其送入小肠 , 从而影响食物、药物的消化、吸收 。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主要有高血糖损害、神经及微血管受损、激素分泌紊乱、心理因素等 。 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不振、早饱、餐后上腹胀、嗳气、呃逆、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
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表明 , 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道症状 , 且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 , 会引起误诊、漏诊 。 因此 , 应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 , 并给予干预 。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胃轻瘫呢?
1、控制血糖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胃排空的关系十分密切 。 控制血糖是治疗胃轻瘫的基础 , 高血糖本身就是胃轻瘫的原因之一 , 而胃轻瘫又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 。 应积极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 这样可使部分患者胃排空延迟状况得到缓解 。
2、科学饮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恶心、呕吐,可能是胃轻瘫“搞的鬼”】糖尿病胃轻瘫不仅因消化道症状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 由于胃排空延缓 , 不能将药物从胃内以正常速度排出 , 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 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 所以 , 患糖尿病胃轻瘫时一般都停用口服药 , 而改用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 但是 , 进食后食物排空时间延长 , 可使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及时间与进食不相匹配 , 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少困难 。 应该根据餐后血糖变化曲线、胃排空率及胃排空时间的变化程度调整胰岛素注射与进餐的时间间隔 。#1型糖尿病[超话
# #糖尿病[超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