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不只是“开刀”和“不开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席(ID:yixiclub) , 演讲人:赵晓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 , 策划:MDYZ , 剪辑:塔塔 , 设计:49 , 原文标题:《我和患者说得最多的要不就是“开刀” , 要不就是“不开刀” , 这样的交流符合医学伦理吗?|赵晓菁一席第941位讲者》 ,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 , 我叫赵晓菁 , 我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的一名医生 。
什么是胸外科?头部以下、肚皮以上都是由我们胸外科管的区域 。 胸内有哪些器官呢?有食管 , 有肺 , 还有双肺之间的纵隔 , 这些疾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就是由我们来负责 。
我们胸外科最主要的事就是来看这些肺结节 , 再来鉴别、诊断和治疗这些肺结节 。 比如这个影像中的患者A的肺部CT和患者B的肺部CT , 都是在右肺有一个白色的结节 , 看上去这两者的边缘都是毛糙的 , 似乎都有不好的倾向 , 但最终的鉴别诊断是 , A是一个恶性的肺癌 , 而B是一个良性的炎性的肉芽肿 。
肺结节,不只是“开刀”和“不开刀”
文章图片
发展到21世纪 , 有更多的肺结节在临床中被发现 , 大部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毛玻璃结节 。 比如说这样一个患者的肺部CT , 靠前的一个是纯毛玻璃结节 , 而相对靠后的同一个层面还有一个混合性的毛玻璃结节 。
最后我们的诊断是 , 前面那个结节只不过是一个癌前病变 , 它很有可能终身不变 , 而后面的混合性毛玻璃的结节 , 我们最终证实这是一个极其早期的微浸润的肺癌 。
肺结节,不只是“开刀”和“不开刀”
文章图片
说到肺结节 , 不由自主地让各位想到了“肺癌”这个可怕的字眼 。 中国国际癌症统计中心的最新数据表明 , 我国肺癌的发生率(20.6%)和病死率(27.3%)的确位居所有人体恶性肿瘤的首位 , 而且它们的比例远远高于了全球的平均水平 。 【1】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 , 中国近年的肺癌发病率里 , 男性的发病率呈现轻微下降趋势 , 这和全球肺癌发病率的下降趋势是一样的;但是女性的肺癌发病呈现升高的趋势 , 而且具有年轻化走向的特点 。
肺结节,不只是“开刀”和“不开刀”】不过 , 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 , 随着科学的进步 , 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近10年来实际上都是在逐渐下降的 。 【2】因为早期发现的进步以及肺癌治疗模式的医学进步 , 肺癌的死亡率在逐渐地下降 , 其中 , 早期发现肺癌的最关键也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 就是CT筛查 。
为什么CT筛查重要?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患者的CT片和胸片 , 患者的CT表现 , 在肺部前端有一些虚虚拉拉的白色的阴影 , 但是在胸片当中似乎一切都是正常的 。 胸片是一个前后重叠的影像 , 它自然将这些絮状的沉淀和前方的肋骨及后方的脊柱重叠在一起 , 导致鉴别的诊断能力下降 。
肺结节,不只是“开刀”和“不开刀”
文章图片
我清晰地记得 , 1996年刚刚毕业进入职场时 , 我还是一名特别小的年轻大夫 , 有一天中午 , 我跑到我们医院的CT室 , 门可罗雀 , CT室的办公室和检查室大门紧锁 , 放射科医生和技师在门口的黑板上写下一条留言:我们中午去抓蝌蚪了 。
其实在当时的中国 , CT非常不普及 , 医疗人员也没有及时重视CT筛查的理念 , 所以他们可以非常有闲地在中午去抓蝌蚪 。
1997年 , 在我进入职场大约半年以后 , 我得到了去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院深造学习的机会 。
肺结节,不只是“开刀”和“不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