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种养 “种”出双收益( 二 )


“过去 , 忙活一年 , 最后收成能有一千多元就不错了 。 现在 , 土地流转出去 , 不仅不用我们过问 , 还收着每年每亩的粮补和1200元的地租 , 空闲了再到地里帮个工 , 还有一笔收入 。 如今 , 生态种养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 , 也富了咱农户 。 ”大周村的周庆金今年已有60岁 , 把家里近7亩的田地流转给合作社后 , 就到合作社做养鱼工作 , 每月收入3000元 。 现下的日子 , 让他十分知足 , 更是对“稻+渔”生态种养模式大为称赞 。
在合作社还有很多像周庆金一样在田、渠里务工的村民 。 白杨梅介绍 , 合作社根据一年四季水稻、渔类的种养情况 , 定期、不定期地雇用流转土地的农工辅助生产 , 带动周边6个村庄闲置劳动力100余人就业 , 拓宽村民收入渠道 , 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
“稻+”种养“种”出双收益】金喻农科专业合作社“稻+”生态种养 , 是任城区农业农村生产升级转型的一个缩影 。 “通过‘稻+’项目 , 不仅发展生态高效循环农业 , 推动了稻区传统耕作方式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 也解决了周边村庄群众的就业问题 , 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促进作用 。 ”任城区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 2017年 , 任城区着手试验“稻+”生态种养模式 , 于2018年开始推广 。 截至目前 , 全区在喻屯镇、唐口街道扶持开展“稻+渔”生态种养2万多亩 ,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实在效益 , 不仅激发了农民稻渔种养的积极性 , 有力稳定了水稻种植面积 , 更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