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味道”已融入我血液( 二 )


努力破解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难题
做住院医师时 , 医院送进来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存活率只有50% , 相当于一半都会死亡 。 面对如此高的死亡率却束手无策 , 张筱凤作为一名医生 , 是最难以接受的 。
“胆胰的检查一直是一个谜 , 这个谜是如何解开的呢?就是我们现在说的ERCP技术 。 ”20世纪90年代 , 张筱凤接触到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
“在诊断层面 , 内镜可以帮助医生实现精准诊断 , 从而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在治疗层面 , 内镜微创外科治疗能最大程度保留人体器官和功能 , 使患者免受开刀之苦 , 这将是未来消化疾病诊疗的发展趋势 。 ”张筱凤敏锐地察觉到 , 这将是破解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难题的关键 。 可当时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需在X线引导下进行 , 医生们操作时即使身着铅衣、全副武装 , 也难免受到辐射的伤害;另一方面 , 该技术不仅没有指南、共识 , 在国内教科书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在这种局面下 , 很多同行都退缩了 。 怎么办?只能自己上 。 张筱凤想到“50%的死亡率”很可能因为ERCP得到解决 , 凭着这股劲不断学习、探索、研究 , 逐渐掌握了ERCP的技巧 。
“办法总比困难多 , 哪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 ”通过不断学习、摸索 , 张筱凤逐渐掌握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技巧 。 ERCP不仅让谜一样的胆胰变得有门路可循 , 还以其微创的特点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30多年来 , 她在与消化内镜技术共同成长的道路上 , 开展了目前报道全球最小儿童ERCP(患者出生仅100天)、最大老年人ERCP(患者107岁)、Spyglass下胆胰管检查治疗等技术 , 提出了提高胆胰疾病诊断率的“三镜联合”理念 。 10年来 , 她个人完成的ERCP联合EUS治疗达13000余例 , 是同行及患者眼中孜孜不倦的“ERCP女超人” 。 如今 , 在张筱凤的努力下 , ERCP手术的时间比准备手术的时间还要短 , 原来需要卧床住院的病人现在可以做成日间手术 , 当天手术做完就可以下床走路 , 当天就能回家 。
致力科普 , 播撒健康的种子
张筱凤在临床中碰到过一位胃癌患者 , 胃部疾病跟基因相关 , 饮食结构相似有相关性 , 具有家族性 。 她建议患者家人也来医院筛查一下 , 但患者却没把她的话当回事 。 几年后 , 这名患者的弟弟来医院检查时 , 已经是胃癌晚期 。
“胃癌、肠道息肉都有家族性 , 家里有人患病 , 其他人也最好来医院筛查一下 。 可偏偏有人因为缺乏科普知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 ”每次接触到此类病例 , 张筱凤都很心痛 , 对于患者而言 , 通过科普可以学到医学知识 , 特别是如何应对突发应急类事件;对医生来讲 , 好的科普必定是临床医学工作的“助手”和有效补充 。
因此 ,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 , 张筱凤和团队成员自发组织了“消化直通车” , 深入基层医院 , 开展科普讲座 , 至今已经开展了上百场 。 她还和团队医生们建了几个科普宣教的微信群 , 把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大家 。
不仅治病 , 更要“疗心”
“张医生 , 我什么时候手术?什么时候能吃饭?”“张医生 , 我这个病能治好吗?”……在住院病房里 , 患者和患者家属见到张筱凤总是见缝插针地询问一些琐碎的事情 。
“人在生病的时候既痛苦又无助 , 微笑和耐心可以让患者安心 。 ”张筱凤一有时间 , 总是面带微笑地耐心解答 。 她说 , 医生不仅治病 , 更要“疗心” , 让患者知道我们与他们在一起战胜病魔 。
从医30多年以来 , 张筱凤每天早上7点整准时开始巡查病房 , 细心地问候每一位病人 。 在手术台上 , 她竭尽全力做好每个环节 , 为病人解除痛苦 。 只要经她治疗的病人 , 无论是转科、出院还是转院 , 她都主动跟踪患者病情变化 , 事必躬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