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高发&年轻化?其实TA也没那么可怕

宫颈癌高发&年轻化?其实TA也没那么可怕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 , 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 宫颈癌成为女性提起的高频词汇 。
妇科第一癌 , 到底多常见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 ,2018 年估计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新发病例超过 57 万人 , 占所有癌症死亡妇女的 7.5 % , 每年宫颈癌造成的死亡超过 31 万人 。
目前治疗宫颈癌的方式有手术 , 放疗 , 化疗 , 免疫治疗 , 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 早期的宫颈癌 , 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 对于手术 , 大家总有这样那样的疑虑 。
我还想做妈妈 , 可以保住子宫吗?
我害怕开腹手术 , 能做微创吗?
我70岁了 , 还能做手术吗?
切除子宫后 , 会有其他并发症吗?
手术后 , 还要放化疗吗?
针对种种的需求与疑问 , 我们请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首席专家 , 湖南省肿瘤医院原妇瘤一科主任陈亦乐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
26岁患癌 , 保命保生育能力想两全
随着宫颈癌越来越年轻化 , 很多年轻的患者需要在捍卫生命的同时也能够保留自己的生育能力 。 那有没有两全之法呢?我们来看看王女士(化名)是如何抉择的 。
王女士26岁 , 2020年因白带中夹带血丝 , 来医院体检却被告知已经确诊为宫颈癌IB1期 。 刚得知消息时 , 王女士几近崩溃 。 原计划在9月份和恋爱6年的男友步入婚姻的殿堂 。 现在却突然得知噩耗:不仅健康受到威胁 , 还有可能失去做母亲的机会 。
庆幸的是 , 经过陈亦乐教授团队的综合评估 , 发现王女士的情况是可以做保育治疗的 。 陈亦乐教授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制定方案 , 为王女士进行了“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 。
王女士术后恢复很好 , 随访时 , 也一直未见异常 。 现在王女士已经结婚 , 并于今年成功分娩一足月女婴 。
陈亦乐教授:目前宫颈癌的保育治疗有相对严格的筛选标准 , 分期为IA1、IA2和IB1期的宫颈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患者 , 还需要综合分析是否有脉管癌栓 , 以及肿瘤直径等多因素 , 是否能够保留生育功能 。 术前需为患者完善全面的评估 , 除去肿瘤本身 , 还需要除去明确的不孕因素 。

陈亦乐教授作为湖南省妇瘤学科带头人 , 引领全省妇科各种恶性肿瘤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 。 率先首例开展年轻妇女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 并获得成功生育的病例 。
陈教授 , 可以不开腹治疗吗?
53岁的谭女士 , 绝经后同房出血 , 被确诊为“宫颈鳞癌IB1期” 。 因为年纪大了 , 害怕恢复慢 , 所以一直希望有创伤更小 , 恢复更快的手术方式 。 这个时候 , 成熟的宫腹腔镜手术成为了谭女士的最佳选择 。
陈亦乐教授在免举宫条件下 , 为谭女士实施了 “3D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
陈亦乐教授凭借其微创技术的丰富经验、对解剖位置的熟悉程度以及对镜下分离技术的把控 , 平稳精准地完成了游离血管、神经、淋巴结及临近器官和组织 , 手术顺利完成 。 手术第二天谭女士即恢复了排气和正常饮食 , 第三天便开始下床活动 。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 其实宫颈癌并没有那么可怕 。 TA可防可治 , 它是目前唯一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癌症 , 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宫颈癌筛查来实现早发现 。 即使不幸患病 , 也仍然有治愈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