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降脂药物,良药?抑或毒药?

他汀类降脂药物 , 良药?抑或毒药?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主任药师石浩强
他汀类药物
是临床公认的一线降脂药物 , 自1987年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上市以来 , 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 。
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 达到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总体危险的目的 , 同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乃至逆转动脉硬化并使之消退 。
然而 , “是药三分毒”(是不是该说“是药三分不良反应”更为贴切?) 。 他汀类药物的疗效确切 , 不良反应亦突出 , “双刃剑”的特质十分明显 , 国外甚至有报道指出他汀类药物会加速人体的衰老 。
那么 , 他汀类药物真的会加速人体的衰老吗?他汀类药物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良反应?使用他汀类药物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如何做到合理、安全地使用他汀类药物呢?
他汀类降脂药物,良药?抑或毒药?
文章图片
他汀类药物会加速衰老?是“毒药”吗?
2017年年初 , 国内已经出现了他汀类药物的“负面”报导:
美国新奥尔良杜兰大学科学家发现 , 世界各地约有超过2亿人口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 , 有证据显示该类药物会加速衰老 , 促使人体肌肉疲劳、记忆力减退 , 仿佛是细胞“毒药” 。
文章还援引了美国著名保健专家、医学博士约瑟夫?默寇拉对于近年来多项他汀类药物研究的解读——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肝脏中负责合成胆固醇的辅酶Q 。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液中辅酶Q10的含量 , 甚至达到30%~50%之多 。 而众所周知 , 胆固醇是有助于生成细胞膜和激素(包括性激素睪酮、孕酮和雌激素)的 , 并能帮助消化脂肪中的胆汁酸 。
另外 , 胆固醇对于大脑也十分重要 , 事实上脑部的胆固醇约占到体内胆固醇总量的25% , 对突触(神经元)的形成也非常关键 。
事实上人们能够思考、学习新事物、形成记忆都离不开脑部的突触 。 正是由于他汀类药物的干扰和消耗辅酶Q10的作用 , 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灾难性的不良反应 , 因而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必须外源性地补充辅酶Q10和角鲨烯 。
他汀类降脂药物,良药?抑或毒药?
文章图片
他汀类药物是否真的会加速衰老?辅酶Q10与他汀类药物加速衰老是否真的存在关联?
辅酶Q10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脂溶性醌类物质 , 在线粒体呼吸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能够参与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及ATP的形成 , 可作为细胞代谢和细胞呼吸的激活剂 。 目前公认辅酶Q10在抗衰老、抗疲劳、保护心血管、癌症辅助治疗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
有研究表明 , 他汀类药物是通过阻断辅酶Q10合成的前体物质而抑制其体内的生成,同时降低辅酶Q10在血浆中的运输载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从而造成循环组织中辅酶Q10的缺失 。 事实上外源性服用辅酶Q10是可以改善这种缺失的 , 并减少低密度脂质氧化物的生成 , 从而达到逆转他汀类药物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的目的 , 包括他汀类药物的相关肌病 , 且对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无明显影响 。 因而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加服辅酶Q10是非常有必要的 , 会出现正面的协同作用 。
可以清楚地看出 , 前面所提及的他汀类药物所产生的加速衰老 , 促使人体肌肉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的不良反应仅仅是由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 , 消耗辅酶Q10的结果 , 只要及时补充辅酶Q10就可以缓解甚至消除肌痛与疲劳的现象 。 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冠脉斑块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 , 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 当然属于良药 , 对于“毒药”一说 , 公众无需过多顾虑 。 但正确认识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并合理、安全地使用之倒确实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