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快速增长势头有所遏制!只有科学理性认知,才能精准有效防控

当前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社会面病例数持续高位增加 , 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 11月28日0时至15时 , 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086例 , 其中 , 隔离观察人员1907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79例 。 数据表明 , 快速增长势头有所遏制 , 但疫情发展仍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 首都疫情防控工作仍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吃劲阶段 。
来自民间的、互联网上和人们相互交流中 , 对奥密克戎病毒的认知可谓五花八门 。 当前流行在北京的变异毒株传染性有多强 , 核酸检测频率是否需要调整 , 阳性感染者是不是可以居家隔离等等 , 都成了老百姓的心中困惑 。
要做到科学精准快速处置疫情 , 首先要对病毒有科学理性的认知 。 据北京晚报报道 , 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亚分支 , 由京外输入 , 和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病毒种类不同 。 据专家介绍 , BF.7变异株是国内奥密克戎“家族”里传播力最强的亚分支 , 其传染性更强、代际时间变短、隐匿性更强 , 因而管控难度大 。
病毒传播加速 , 无疑是北京社会面病例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 令人担忧的是 , 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 包括老年人在内的脆弱人群数量较多 。 病毒传播速度加快 , 这部分人群受到感染的比率就会上升 。 一个非常小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 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 , 绝对数就会很大 。 只有消除疫情隐患 , 才能规避大规模人群感染可能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 , 才能预防大量的老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等可能出现的死亡 。 根据病患数据 , 对于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力较低人群 , 一旦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 发展成重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 因此 , 虽然病毒的致害性弱了 , 但病毒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仍然存在 , 必须尽快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 , 以扎实有效的防控工作应对疫情变化的不确定性 , 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屏障 。
把病毒搞清楚 , 战略战术才更有针对性 , 疫情防控的措施才能做到科学精准 。 北京11月28日的疫情防控发布会强调 , 要坚决执行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 , 落实好优化防控措施二十条 , 开展分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 , 把握防控工作要求 , 结合各区疫情防控实际情况 , 分类制定并不断完善优化防控措施 ,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精准的防控工作 , 做到“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引导好” 。 不断优化防控措施 , 就是为了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 , 把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 提高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确保此轮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高效处置 。
疫情暴发以来 , 北京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疫机制 , 经住了一场场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 。 随着此轮疫情叠加京外、境外输入以及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 , 首都再迎防疫大考 , 防控压力明显增大 , 更应科学、理性、系统地研究防疫措施的优化 。 此时此刻 , 尤其需要凝聚共识 , 团结一致 , 从对病毒的科学认知出发 , 提高防疫本领的有效性 , 实现对病毒的精准打击 。
评论|快速增长势头有所遏制!只有科学理性认知,才能精准有效防控
文章图片
来源:北京晚报|采访人员安素素
编辑:安素素
评论|快速增长势头有所遏制!只有科学理性认知,才能精准有效防控】流程编辑:郭丹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