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阳气窝 ”!拍一拍,从头舒服到脚!( 二 )



气海穴 , 只看名字就知道了 , 它是气的海洋 , 气海穴又称丹田 , “气沉丹田”的说法 ,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


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 , 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 , 从肚脐向下一寸半的地方 。


气海穴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 我们经常按摩气海穴能够强壮体质 , 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 , 减少患病的可能 。





2、涌泉穴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 , 涌泉者足心也 。 ”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 , 来源于足下 , 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


脚上有很多穴位 , 特别是脚心上的涌泉穴 , 在人体足底穴位 , 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 是肾经的首穴 。


我们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能刺激气血的流通 , 气血通畅了 , 阳气自然就来了 。





3、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的正中间 , 按压的时候 , 左右手交叉 , 一手大拇指弯曲 , 顶揉劳宫穴 , 每次顶按3分钟 , 换另外一只手 , 每天做一次 。


没事做的时候 , 还可以经常拍一下手 , 也有能刺激劳宫穴 。 除此按揉拍打之外 , 在正中午 , 天地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 可以晒一下劳宫穴 , 能帮助补充阳气 。 也可以直接拍打劳宫穴 。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 古人称其为“长寿穴”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 , 犊鼻穴下3寸 , 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


长寿穴古医书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 , 令人气上眼暗 , 阳气逐渐衰弱 , 所以三里下气也 。 ”也就是说 , 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 , 拍揉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 , 对于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也有很好防治作用 。





5、后溪穴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 , 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 , 又为八脉交会之一 , 通于督脉小肠经 。 督脉主一身阳气 , 阳气旺 , 则全身旺 。


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 , 微握拳 , 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


我们经常按揉后溪穴还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的影响 , 但要坚持!




6、极泉穴


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 , 可调节心律 , 治疗两肋疼痛;可以探测心血管疾患 , 预防心血管早期疾?。 ㄐ募」H⑿慕释矗?。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 , 腋动脉搏动处 。


我们经常弹拨极泉穴不仅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 , 还可促进气血流通、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7、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 , 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 。 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 , 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盛的经脉的枢纽 。 所以 , 我们经常按揉承山穴能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 。




8、血海穴


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 。 顾名思义 , 血海和人体的血液有关系 , 这个穴位其实就是血液汇聚的地方 , 具体来说 , 就是脾经之血的聚集之处 , 正如江河百川 , 终归大海 。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 ,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 , 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 , 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