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当医生没有那么简单

皮肤瘙痒|当医生没有那么简单


大家千万不要照着网上说的怎么怎么治疗就去自己配药治病 , 我绝对反对这种做法 , 那样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 我写的一些东西是供有医学基础的朋友参考的 , 大家一起探讨问题 。 当医生没有那么简单 , 西医我干了快二十年了 , 在急诊也工作过好长时间 , 所以我敢说大青龙汤引起单纯低血容量性休克不难治 , 我想请问从来没见过这种病人的非医学人士 , 敢说它不难治?你都分不出来是什么情况 。 当医生特别是内科医生应该都知道 , 治病最难的不是治疗 , 而是诊断 , 中医西医都是如此 , 望而知之谓之神 , 西医亦是如此 , 你在急诊工作时间长了 , 有些病人你看一眼就知道他重不重 , 需不需要特别关注 , 需不需要抢救 , 在肿瘤科工作时间长了 , 看一眼就知道病人一般情况怎么样 , 是不是到终末期了 , 年轻大夫没有那么冷静 , 也没有那么多的经验 , 这都是我从年轻大夫过来总结的经验教训 。 所以很多人抱怨专家号挂号几小时看病五分钟 , 专家是心里有底的 , 你觉得他没怎么看你 , 实际上该收集的信息专家都收集到了 。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 有些病人看起来没问题 , 但突然出意外 , 这就是从医的风险性 。 有些极个别专家就是糊弄了事 , 这也是有的 , 肯定不是普遍现象 。
【皮肤瘙痒|当医生没有那么简单】中医更是这样 , 因为它的理论本来就艰涩难懂 , 把理论和实际遇到的情况联系起来更是困难 , 所以我看到很多中医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吐槽抓不到中医的真谛 , 临床很难上手 。 我在之前的笔记中说过 , 我体会扁桃体炎的治疗用了10几年 , 体会中医说的风寒风热等感冒也有五六年的时间 , 我就真的分不出来 , 拿不准方子 , 直到学到足够多的理论 , 实际应用特别是自己得过哪种证之后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 经过数个春夏秋冬 , 我慢慢体会到 , 人的阳气在春天慢慢从体内往外走 , 在春夏交汇之际阳气完全在外 , 这时你的胃肠是冷的 , 手脚容易冰冷 , 这就是为什么夏天容易腹泻 , 而到秋天往冬阳气内收胃肠开始热 , 热易伤津 , 这就是为什么冬天容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各种炎症 , 因为内热 , 我才慢慢体会到“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的道理 , 光读书真的不一定能读懂 。 所以你说我看一篇文章就会抓药了 , 我不信 , 大家一定小心谨慎 , 医生同行都知道 , 临床工作不怕新手医生 , 也不怕你什么都不会 , 最怕那种以为自己什么都会的医生 。
医学知识不简单 , 临床工作更不简单 , 仲景先师为什么那么小心谨慎 , 因为你一旦出错 , 人命没了 ,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对医生都没有那么宽容 , “好好的人到你这 , 治死了” , 谁都会说这样的话 , 所以我也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大家都不愿意用经方 , 你治疗1000个好了 , 一个意外死了 , 弥补不了你的损失 , 治不好也治不死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 。 我只能说医道艰辛 , 以孙思邈前辈的大医精诚共勉:“凡大医治病 , 必当安神定志 , 无欲无求 ,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