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三 )


最打动我的点是李松蔚老师的一句话:「在痛和痛苦之间 , 有你的选择」 。
那篇推文中 , 李松蔚老师提到 , 可以通过训练 , 把反应的距离拉长:「有能力在产生痛苦的瞬间 , 让反应速度慢下来 , 看到自己正在干什么 , 并意识到:这是我的选择 , 我也可以不选 。 痛是不可避免的 , 但我们会有大一点的空间」 。
我意识到 , 我可以选择的不仅是日程安排 , 甚至可以是自己的反应和情绪 。
我再也不想哭着拧螺丝了 , 我真的太害怕再次落入那样的境地了 。
比心理咨询便宜 , 没有时间地点的约束 , 有一定概率习得我所需要的能力 , 为什么不试试呢?
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文章图片
我的第一个认知上的改变是:情绪并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而是珍贵的「信号」 , 是开启自我对话的契机 。
无论是正念练习、书写练习还是群里的讨论都在反复强化这一点 。
我第一次意识到情绪是「正当」的:
那些焦虑、抑郁、无助、委屈是压力情境中合理产生的 , 我的脆弱、怯懦、崩溃也是合理的 , 被卷入情绪漩涡 , 是因为我在应对巨大挑战 , 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坚强、太过敏感或者「想太多」 。
我没有错 , 我不是一个胆小鬼 , 恰恰相反 , 虽然很难虽然害怕虽然嗷嗷哭 , 也还是在尝试和探索 , 这就是勇敢啊!
我不再苛责自己敏感 , 也不再压抑和逃避自己的情绪 。 敏感不是 , 或者说不仅仅是诅咒 , 也是天赋 , 让我得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
站在河流中的时候潮水当然是危险的 , 但站在安全的观景台上 , 就可以欣赏到壮阔和力量之美 。 情绪也是如此——保持距离 , 而不被卷入其中 , 就可以体验情绪的丰富变化 , 看到情绪背后的想法和深层个人价值 。
第二个影响很大的认知改变是:照顾好自己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事情 。
晚上十一点工作时感觉脑子转得慢 , 不是因为我偷懒 , 而是因为大脑就是需要休息的 , 我们碳基生物就是这个样子的 。
会有效率低的时候 , 会有只想躺着的时候 , 会有走神和打瞌睡的时候 , 会有反应不过来的时候……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 任何一条都不构成苛责自己的理由 。
以前我总是在晚上工作 , 因为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 , 效率低下就很容易拖到深夜 , 又因为惦记工作脑子停不下来 , 频繁失眠……睡眠不足进而导致第二天状态也不好 , 但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血槽空了 , 通常不是停下来休息 , 而是责备自己「精力太差」 。
现在我会把休息和工作视为同等重要的事情 , 平等地安排在日程上 。 再被难题卡住的时候 , 我会先暂停一下 , 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累了 , 休息一下再回来 , 而不再是责备自己能力不足还走神 。 工作时间压缩了 , 但我更能够沉浸在工作中 , 并且频繁的感受到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
同样随之变化的还有我面对挑战的态度:对于超负荷运载、日常血条低于20%的我来说 , 挑战是想要逃避的负担 , 难度如果远超过我当前的能力范围 , 还会触发焦虑情绪甚至是躯体反应;但对于满血状态的我来说 , 挑战和游戏打怪差不多 , 难度越大意味着经验值越高 , 还可能掉落稀有装备 , 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在上述两个认知改变的基础上 , 我对自己更加包容 , 对外界的态度也更加开放 。
一个具体的表现是「允许自己笨拙」 。
之前我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 , 对于那些我没把握做好的事情 , 很大概率就不尝试了 。 我会害怕出错 , 也想要回避出错带来的紧张和懊恼情绪 , 更让我难受的是犯错引发的想法和次生情绪:「我果然不擅长」 , 「我果然不适合做这个」 , 「我真是太糟了」 , 由此引发的自责、焦虑、紧张和想法交织在一起 , 火上浇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