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四 )


但新手总是笨拙 , 能力是逐步提高的 , 如果逃避初期笨手笨脚的阶段 , 也就不会有后期游刃有余的高光时刻 , 那些尝试初期就给贴上的「我不行」的标签 , 会把自己限定在既往擅长的小小领域中 。 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 我在正念练习过程中才逐渐落实到行为中 。
练习之后我尝试了大量不擅长的事情 , 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 , 我不再用「是否擅长」来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 , 把注意力放在「想不想做」「怎么做成」上面 。
当然还是很笨拙 , 犯错还是会有一些小小的懊恼和自责 , 但我可以在情绪的陪伴下继续学习 。 和情绪拉开距离之后反而能够体验到更多情绪:不仅有紧张和焦虑 , 也有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 随着反复练习 , 不擅长的事情逐渐变得擅长 , 那些「我不行」的标签一个个脱落 , 世界就变得更加广阔了 。
还有个意外收获 , 我不那么害怕社交了 。
以前我很少向外求助情绪问题 , 因为求助意味着自我暴露 , 而大部分时候这种过于私人的体验是很难被理解的 。
对一个处于抑郁状态的人说「你就是想太多」「就是太闲了 , 忙起来就好了」「你要强大起来」 , 这些出于关心的回应听起来都带有指责的成分 , 是可能带来二次伤害的 。
刚来暂停的前半年我都在潜水 , 看到了很多处于困境中的小伙伴「被接住」的时刻 。 那些暴露出来的脆弱、敏感、无助并没有被当作攻击的靶点 , 甚至没有被「无意伤害」 , 而是被柔软地、稳稳地接住了 。 逐渐的 , 我也有了看见和接住别人的能力 。
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地球上人们要互相帮助」 , 看群聊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这句话 。
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文章图片
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文章图片
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文章图片
焦虑抑郁迷茫的科研生涯,和我的“幸存者”经验
文章图片